据IMS预测,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土耳其、韩国和墨西哥医药市场预计增长强劲,2010年将累计增长12%~14%,2013年将达到13%~16%。而中国医药市场,每年预计增长将超过20%。
意大利化学制药协会(CPA)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仍将是原料药(创新药和仿制药)的最大消费国,在2013年预计占原料药市场36.6%的份额。而中国将成为仿制药原料药的最大消费国,预计占仿制药原料药全球市场26%的份额;其后是美国,占20.5%。
针对这种发展趋势,一些跨国制药公司已经或正在重组业务,以支持他们在新兴市场的发展,包括增加投资,尤其是研发投资,制定对新兴市场的成熟产品供应策略等。
辉瑞公司在去年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之后,建立了一个新兴市场业务部门,其中还包括一个成熟产品部门。作为辉瑞公司在新兴市场发展策略和成熟产品策略的一部分,2009年5月,该公司与两家印度公司——阿拉宾度制药公司和Claris生命科学公司开始合作:与阿拉宾度制药公司的合作,使辉瑞公司获得了55种固体口服剂产品和5种注射剂的销售权利,并且可以将这些产品商品化;而从Claris生命科学公司,辉瑞得到了15种仿制药注射剂的销售权利。
今年1月,辉瑞公司又与合同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关系。自此,辉瑞将可以在美国销售非专利无菌注射剂和口服制剂产品;而Strides Arcolab将提供成品剂量形式的产品。
在药物研发方面,2009年11月,辉瑞制药(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和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和管理办公室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将在中国建立辉瑞的药物研发中心。该中心一旦建立,3年内辉瑞公司预计将配备300名员工,并且计划与当地研发机构和大学进行合作。
默克公司继2009年以410亿美元收购先灵葆雅之后,建立了一个新的新兴市场集团,作为该公司新建立的全球人类健康组织的一部分。新兴市场集团将发展机会聚焦于中国、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中东/非洲/东欧,包括俄罗斯和土耳其等。
据葛兰素史克公司(GSK)前不久刚刚提交了2009年业绩报告,其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威蒂在报告中称,公司在新兴市场的人用药和消费保健产品的销售量增长了16%,占公司营业额的21%,总计达到284亿英镑(合442亿美元)。
2009年6月,GSK与印度最大制药公司之一的雷迪博士实验室开始合作,雷迪博士实验室为GSK生产和提供药品,这样GSK就可以在非洲、中东、亚太和拉丁美洲的不同城市获得许可并共同销售这些药品。该协议适用于雷迪博士实验室现有产品组合中的100多个产品。
2008年,GSK在新兴市场医药产品品牌组合授权和供应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与南非制药公司阿斯彭及其合资伙伴Strides Arcolab的合作关系。2009年12月,GSK扩大了与阿斯彭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且收购了阿斯彭19%的股份。
据报道,2009年阿斯利康(伦敦)在新兴市场的销售额占其保健产品收入的13%,达到328亿美元。阿斯利康在新兴市场的销售增长优于其在拉丁美洲的总体增长率(11.3%),略低于亚太地区的增长率(13.2%)。
赛诺菲安万特首席执行官Christopher Viehbacher前不久在巴黎表示,2009年,赛诺菲安万特在新兴市场的净销售额增长了19.0%,达到73.6亿欧元(约合100亿美元),占2009年公司净销售额的25.1%。其中,在中国市场净销售额增长了28.8%,达到5.12亿欧元(约合6.97亿美元);在俄罗斯增长了近60%,达到5.08亿欧元(约合6.92亿美元)。
诺华公司在2009年11月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增加该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活动,其中包括对上海诺华生物医学研究所(CNIBR)扩大规模。扩大之后的CNIBR,将成为诺华公司在全球的第三大研发中心。为此,诺华公司还计划将CNIBR的研发职位从现在的160个增加至近1000个。此外,诺华公司还投资2.5亿美元在江苏常熟建立了新的全球技术中心,该中心将着重于技术研发和与原料药生产相关的活动。
除了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西方的合同制造商也在不断扩大其在新兴市场的业务。瑞士的龙沙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一家大型的小分子和生物原料药合同制造商。2009年,龙沙公司在云南南沙建立了其化学原料药定制生产的新设施。此外,该公司还开始实验室规模的肽生产。
编后
作为新兴市场,中国以其广大的市场和优惠的政策吸引了跨国医药公司竞相掘金。对于中国医药企业来说,要研究如何加入到大型制药公司的新兴市场增长计划中。这种参与可以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大型制药公司对已有和新产品的定位;开发新产品的研发活动;成为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的产品供应商,为其提供低成本的产品。参与其中,提高自己,才能逐渐缩小中国制药与世界水平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