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朝鲜和韩国因爲核问题又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随著局势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到板门店两边的气氛日益紧张,但很少有人知道板门店所在的军事分界綫幷不是人们所熟知的「三八綫」。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的时候,中、美、英三国于1943年12月1日发表《开罗宣言》,宣称要在战争结束之后的「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主独立。1945年7月26日,上述三国又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上述原则。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幷派兵进入朝鲜半岛北部。两天之后,美国国务院和陆海军联合协调委员会突然接到日本投降的请求,但此时的美军鞭长莫及。由于美国人担心苏联占领朝鲜半岛将影响他们在太平洋和远东的利益,于是匆匆拟订了以北纬38度爲界,分别由美军和苏军接受日军投降的方案。从当时日军的管辖来看,38度以北归关东军管辖,38度以南归日本大本营野战军管辖,而当时日本的朝鲜总督府却设在38度以南的汉城。8月13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批准了由两位上校提出的这个方案,幷征得了英、苏赞同。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同一天,苏美两国联军最高司令部发布命令,宣布以38度爲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幷对朝鲜半岛实行军事占领。从此,北南天各一方,三年以后,北南各自成立独立的政府,但谁都不承认对方是一个「国家」,谁都认爲对方是本国的一部分。
1948年12月25日,苏联从朝鲜半岛北部全部撤军,半年之后,美国也宣布从南部全部撤军,但留下了文官和军事「顾问团」。1950年6月25日朝韩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等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出兵干涉。9月15日美军舰队仁川登陆,幷越过「三八綫」北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10月25日,中国志愿军出兵援朝。半年以后,双方军事力量在「三八綫」附近形成对峙。1951年7月,和谈开始,由于韩国李承晚政府的反对,和谈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两年。1953年7月27日,以朝、中军队司令官爲一方和以美军、「联合国军」总司令爲另一方的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划定了临时军事分界綫,成立了军事停战委员会。停战时的军事分界綫是以双方军事实力控制的界限爲基础的。谁占了的就归谁所有,幷没有恢复到以原先的「三八綫」爲界。这条军事分界綫西部向南深入,东部向北偏移,形成了一个与「三八綫」相交的「s」形。它西起西海末岛,东至东海的滨江亭村,全长241公里,沿途竪有1292个高1米、宽50厘米的分界綫标桩,上面写有军事分界綫的字样了避免军事冲突,双方又从分界綫上各后退2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