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希”到“倒希”
施陶芬贝格于1907年11月15日出生在德国南部一座小城叶廷根的一个贵族家庭。他是家里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从小生活在斯图加特符腾堡国王的宫廷和其家族的劳特林根宫殿里,并接受私人教师的传统教育。
他相貌堂堂,体形优美,学习和体育都极出色。由于骑术精良,他曾是德国奥林匹克运动的马术代表队成员。虽然有军人家庭背景,施陶芬贝格却表现出了对文学艺术的强烈兴趣,能说一口流利的希腊语与拉丁语。一段时间内,年轻的施陶芬贝格曾考虑过从事音乐事业,后又想搞建筑。
曾被希特勒的“魅力”感染
一战爆发时,刚满7岁的他为德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胜利欢呼,还写诗歌颂扬德国精神;但同时他也见到母亲为在战场上的亲人担忧的神情。经历了贵族家庭的奢华生活和德国战败后的衰败,施陶芬贝格曾感慨万千:“我的德国不能这样沉沦下去,总有一天她一定会重新强大的。”
与当时大多数贵族子弟一样,施陶芬贝格选择了从军振兴家族和国家的道路。1926年,他加入了具有悠久传统的第17 骑士兵团。他的军官生涯始于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在学校里他通常是模范学生。1929年,他以最优的成绩从军校毕业,返回第17 骑士兵团。1930年,施陶芬贝格被擢升为少尉。
1933年,希特勒上台。年轻的施陶芬贝格也被纳粹所宣扬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和希特勒的“个人魅力”所迷惑。面对虚弱的魏玛共和国和混乱不堪的德国社会,他和当时的大部分人一样,倾心于纳粹的纲领和口号。1936年,施陶芬贝格全家迁往柏林,于1936年~1938年间在柏林军事学院深造。1939年,他被调至德军总参谋部。
在德国进攻波兰揭开二战序幕之前,施陶芬贝格第一次接触到秘密组织“反抗力量”。在随后的两年内,希特勒横扫欧洲,其间,“反抗力量”曾策划多起暗杀行动,但总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功。
这时,施陶芬贝格虽然对希特勒的狂妄自大非常不满,但直到1941年之前,他对于刺杀希特勒是否能够改变德国的未来并不确定,所以并没有更多地参与刺杀计划。他最终选择了“背叛”
在希特勒撕毁条约进攻前苏联之后,残酷的战争事实才说服了施陶芬贝格和其他将领,“傻子指挥战争,希勒特在滥用军队”。
1943年初,施陶芬贝格被派往北非突尼斯。他曾经写到,他之所以报名去前线,为的是离开这个到处是蠢材的国家。但英军的一次低空轰炸让他失去了左眼和右手,左手也只剩下三个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