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名将:曼施坦因是不是德国最好的将领(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军的危险境地时,曼施坦因却信心十足地打断了他说,“你放心,我会尽力的。”并且随后亲自给保卢斯发去电报,要保卢斯固守待援。这就是著名的“不要放弃,我会来救你们的,曼施坦因。”电文。可是到1943年1月8日,胡比将军告诉曼施坦因这句话已经成为包围圈中第6集团军官兵最流传的一句话时,已经无法兑现诺言的曼施坦因矢口否认了,说自己从来没有许下过这样的诺言,是有人在无中生有地诋毁他的名誉。曼施坦因的过度自信和出尔反尔,让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付出了难以弥补的代价。

兵败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战役是一次本不该发起,且得不偿失的进攻,但好大喜功的曼施坦因想重演1941年基辅会战的辉煌而再一次一意孤行。

在1943年3月,德军在付出巨大的牺牲以后,占领了重镇别尔哥罗德。曼施坦因却因此想当然地认为德国具有了消灭库尔斯克突出部苏军的军事实力。他于是建议南方集团军群与中央集团军群一道肃清在库尔斯克的苏军集团,以缩短绵长的战线,即“堡垒作战计划”。

事实与战后的各种资料都证明了德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从7月5日至23日,曼施坦因指挥的南部战场歼灭苏军14395人,但自身损失54000人以及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而所谓的战果仅仅是暂时占领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土地。曼施坦因一系列拙劣的表演只是把德国最后一点装甲力量全部折腾在占据有利地形且善于防守的苏联人手里。

面对严阵以待、力量对比悬殊的苏军,德军遭遇了灭顶之灾。由于北路中央集团军群进攻方向被苏军判断为主攻方向,因此在装甲力量遭受重大伤亡后,莫德尔果断地转入了防御。而曼施坦因的南路德军却由于兵力强大,苏军防御相对薄弱而进展顺利。可惜原本应该见好就收的曼施坦因却严重缺乏战略全局观,误认为胜利已唾手可得。

《孙子兵法》称为大将者,必须要懂得“慎战”,其实中外古今亦然。莫德尔元帅之前就曾多次催促希特勒停止冒险的库尔斯克战役,而曼施坦因却正好相反,不但坚持继续进攻,还投入了最后一支预备队第24装甲军约150辆坦克。由于基于对曼施坦因的无限信任和对胜利的无限渴望,希特勒还是相信了曼施坦因。可惜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一样,希特勒又错了。

希特勒在决定弃用这位昔日的爱将时这样说道,“曼施坦因或许是总参谋部培养出来的杰出人才,但他只能指挥完整的新锐师,却不会指挥我现在这样的残兵败将。我没办法为他组建一支全新的有作战能力的部队,因此任用他毫无意义。” (据《军事世界》彭

志文/文)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