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女王情结(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的“文佳皇帝”、浙江起义首领陈硕真。

即使在大洋洲也不乏女王的踪迹:如今已成为美国领土的夏威夷曾经是独立王国,末代国王便是女王利留卡拉尼。她被美国用阴谋推翻废黜,最终国家也被吞并,女王的家族至今耿耿于怀,不忘复国。有趣的是,今天率领徒有虚名“夏威夷王国”族人闹独立的同样是一位女王———老女王的后裔马莱阿拉尼•卡哈奥。

同为女王,成因不同

示巴、邪马台等国的女王,实际上是一种母系社会的遗存,如邪马台王国实行双王制,女王主政居上位,男王主军居下位。一般而言,这类女王均产生于国家早期形态中。

埃及出现众多女王,则源自该国王室独特的姐弟婚俗,同胞姐弟结为夫妇,同为国王,共同秉政,如克娄巴特拉七世,就先后做过两位弟弟国王———托勒密十三世和托勒密十四世的妻子。这种血缘婚在许多国家都出现过,如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女天皇,就是哥哥敏达天皇的妃子。出现这种现象,源于这些王族自恃血统高贵,不愿俯就臣下的求婚,但血缘婚往往导致悲剧,埃及众多的宫廷血案,有不少都与此有关。

较常见的情况则是男性绝嗣,皇族又不愿将王位交给远亲或外人,只得传给女儿。欧洲、日本和新罗等绝大多数继位女王均为这种情况。由于女王嫁人就将面临“国家易姓”,因此往往会出现尴尬或棘手的现象。日本、韩国的几位女天皇,死后均不能由子女承嗣;欧洲女王则或如伊丽莎白一世、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一样索性终身不嫁,或者如英国玛丽一世女王嫁给西班牙国王费利佩二世、西班牙伊莎贝尔女王嫁给阿拉贡王子斐迪南那样,搞一次轰轰烈烈的跨国王室联姻。

在东方,由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论日本或新罗,认为女王即位是权宜之计、帝系传承终究应回到男性轨道者是大多数,许多女王自己对此也并不讳言。由于家天下的观念,女性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位是被认可的,在女皇数量极少的中国,五代十国杨吴宣王杨隆演病重,权臣徐温曾说“即使无男,有女也当立杨氏后”,虽然最后仍拥立了男嗣,但也说明倘迫不得已,立女为嗣也不为失当。

极少数的女王是通过宫廷政变等流血手段夺权的,如武则天和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一世女沙皇。和男性夺位不同,夺位的女王通常和被夺位者沾亲带故,如武则天是被赶下台的李贤生母,她病重时又被李显趁乱取代;而叶卡捷琳娜一世原本是立陶宛农民塞缪尔•斯卡乌龙斯基的女儿,被俄军掳获后成为沙皇彼得一世的妻子,丈夫死后受禁卫军拥戴成为女沙皇。而被誉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前德国公主、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则是在丈夫沙皇彼得三世被杀的混乱局面下,依靠禁卫军的支持迅速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