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杯工夫茶
(1999年12月9日 光明日报)王旭烽
1989年底,我从报社调入中国茶叶博物馆工作之时,有人以为我
是到那里去体验生活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此之前,我虽发表
过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但我在大学攻读的专业为史学,毕业后却从
事新闻工作,多年来便一直以为文学创作只应该是业余为之,博物馆
才真是专业对口。况且在当时,我模糊地感到文学对于我而言,其介
入程度比想象更要严重得多,我需要更加强大的职业来扼制她。如此
看来,去那里也是对命运的一种抉择了。
然而命定的东西大于生活的智慧,事实上从1990年始我就对那个
被称之为茶学界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文化兴趣,起初只是被由一叶茶
舟载来的浓郁的茶风情吸引,继而是在此领域里独显风采的茶人风貌
引起我心灵的震撼,最后,那种以茶人生活方式作为象征的中国人中
一类人的独特的生存形式,与我想往与理想的生活模式达到了高度的
默契。我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茶文化既然这样如此博大精深,为
什么连我们这些所谓的文化人都所知不甚了了呢?在传播与发扬这样
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处在怎么样的历史地位上呢?当时的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型茶专题博物馆,而我,便
是这个博物馆中的独一无二的学历史出身又被称之为作家的人。通过
文学样式来传播中华茶文化这个历史的绣球,就这样责无旁贷地抛到
了我身上,想写一部有关茶人命运的小说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就变成
了当务之急。
起初只想花一到两年时间,写25万字左右的一部长篇,大致体现
以下内容:以一部中国茶文化史和一部浙江及杭州的近现当代史中的
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一一个江南土著的茶人家族数代人之命运。
看来题材之宏大的确远远超出我的估计,泡成这杯茶竟然花了十年时
间,25万字也变成了今天的130万字。全书自1793年大英帝国使团出使
大清帝国始,到1998年底中国茶叶博物馆国际和平馆建成揭幕终,其
中大约五、六十人的不同命运共同构成了这部三卷本的历史长篇——
—这样的结果实在是我始料未及的。
自1995年《南方有嘉木》发表以来,评论及出版界一般把它定位
在中国第一部茶文化小说上,尤其是茶艺界的不少人,大多把这部书
作为学习茶文化的教科书。这固然是对作者的巨大慰藉,但也常常使
我反省自己当初写此书时的定位,借本文机会,或可诠译一、二。
我同意此书作为文化小说的定位。当初准备开写之前,曾经想过
,自己究竟应该选择怎么样的缺点因为任何由人创造的东西不可能没
有缺点。在缺乏文化意识和掉书袋这两种质疑之间,我选择了后者。
然而即便是文化小说,也是极有可能流于平庸或局限于风情的而一部
风情小说便远远小于茶文化的巨大精神内涵,因此,也绝非我的写作
初衷了。
如果每个民族都有可以观照的动物或植物的话,我的确以为,没
有什么植物比茶更能象征我们这个民族中的优秀精神了。她是密集的
,绵延的,奉献的,忘我的;是优雅的,柔韧的,乐生的,超越的;
是和平的,博大的,善良的,真实的;并且是远远超出我们所认识之
美的;然而,她亦是苦难的,历经艰辛的,是在漫长的黑夜中脚踏实
地走向光明的;她是一叶承载着中华文化中诸多因素包括哲学的、宗
教的、民俗的、文学艺术的等诸多领域里的精华的绿色小舟。任何文
化都有其负面,但相比而言,茶文化的负面是很小的。我是带着对茶
文化的这样一种认识进行小说创作的,如果她最终只让人们感受到风
情与茶叶知识加上好看的故事,我的初衷便是没有实现的了。
关于人物的设计,五、六十个有名有姓之人物自然要有各自不同
的风貌,然我一直企图表现的是由人作为载体的渗透茶精神的生活方
式。江南吴越一带,历史上几度繁华,明以降艺术化的生存方式的确
是在都市中存在的。晚明文学公安派中人多有描述,后人大多把这种
方式作为奢侈堕落的象征予以批判,我以为至少是粗率的。我个人长
期在这种艺术化的生活中浸润,深受其染,深刻感受到审美式的生存
方式中蕴涵着伟大的尊严和自由。贯穿《茶人》三部曲始终的杭嘉和
便是这种生活的一以贯之者。其余人物,也大多着力表现他们的文化
风貌。这在我,既是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也是我在文学中想要刻意传
递的中国人的一种文化生存形态。
最后我非常想谈谈语言。事实上对文学语言而言,我一直有着超
乎于其余文学要素的强烈兴趣。起初开始写作时,案头便放了两部书
:一部是《日瓦戈医生》,一部是《水浒》。想要有前者的神圣与诗
意一部长篇能够在语言上同时做到既是叙事的,又是诗化的,我以为
非《日瓦戈医生》莫属;还想有后者的生动鲜活,如此家喻户晓式的
民间化、又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雅趣。我一向喜欢朗读自己的作品,
包括这三大本书,在朗读中享受和检查语言有一种快感。在这部作品
中我放入了文言文要素、白话文中汉语译文的要素和吴越方言要素,
其中方言的界入对我而言,是带有实验性质的,人们在阅读中的反映
也是大相径庭的。然而,无论成功与否,都是我对普通话为标准白话
文本形态的一种个人介入方式,是我自觉的一种创作行为。
全书完成之后,我又通读了一遍,遗憾甚至失望的心情自不逮言
,不由想,再给我十年时间,如我的故乡四千年前孕育的良渚文化中
那细细打磨着玉器的上古之人一般,来打磨这部作品,大概才会好一
些吧。如此说来,十年一杯工夫茶,时间不是太长,则是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