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您――周教员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忘不了您――周教员

汽车就要开动了,我们从窗口探出头,手不停地挥动…… 我们这些年轻的姑娘,新中国的第五批女飞行员,久久地望着车下为我们送行的老教员,内心里有着深深的依恋。 “再见了,姑娘们!蓝天是属于你们的。”我听到了周教员良好的祝愿。我看到,很久、很久,他的手还在挥动。我捧着周教员临别留给我的飞行记录本,眼睛渐渐模糊了。周教员那严厉的目光,慈祥的面容,还有那染白了的双鬓,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我们刚下部队的当儿,我第一个认识了两鬓花白的周教员。他问我年龄有多大,家在哪里,飞了多少小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叫周风江,是一九五五年入伍的‘老飞’了……”那么亲热,那么和蔼。 别人说周教员飞行起来很严肃,对学员要求相当严格,标准很高。我心里有点不大相信。他这样和气,能严起来吗?然而,事实教育了我。 有一次,周教员带我外场转训,课目是:“昼间复杂气象”。那天,我心绪极好,早早地准备了课目。真顺!起飞,爬高,对航,改平。飞机平飞进入了预定航线,我俯瞰着大地,沉浸在自由翱翔的自豪之中,脑子里产生了一种飘逸的感觉。无意中,我看了一眼右座上的周教员,只见他眼睛注视着仪表板,神情是那样的严肃专一。他那露在飞行帽外的斑白鬓发,象一缕悠然飘荡的白云,随着雄鹰上下起伏――轻吻着蓝天。 顷刻,飞机到了着陆场,能见度很好,我请示教员,盖罩作仪表大航线。 “可以盖罩着陆。” “明白”。我模仿着他的口气,学着他的嗓音,俨然象一个老练的机长,要求机组人员做好着陆准备。 三转弯,放起落架,一切都顺顺当当。谁知五边侧风很大,气流不稳,飞机摇摇晃晃,难以操纵。我紧握驾驶杆,死死地踏住“方向舵”,不断地修正全罗盘和方位仪的差角。当飞机接近近距导航台时,全罗盘和方位仪的差角还很大。我急了,未曾请示,也没叫机械师,自己一把拉开了仪表罩。啊。足足偏了两个跑道!飞机仍在急速下降。我向周教员投去了求助的目光。然而,他却不动声色,手轻轻放到了驾驶杆上,象是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看到高度表指针100米、80米、50米地往下掉,我紧张极了,慌忙转过头,大声喊了起来:“教员请您操纵!”周教员没有看我,他注视着左前方跑道,严厉地说:“按平时讲的特情处置。”他的话使我脑子一下清醒了许多,心绪也慢慢开始平静了,我迅速地压杆蹬舵用大坡度、大交叉角向跑道中心线靠,飞机刚一对准跑道,马上回杆回舵,改平坡度,飞机刚一摆平,就拉平着陆了。 飞机平平稳稳地滑到了停机坪上。我内心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是我自己操纵飞机着陆的;惭愧的是,我在紧急关头失去了一个飞行员应有的坚强意志,也暴露了我技术上的差距。想来想去,不争气的泪水悄悄地挂在了我的面颊上。这时,周教员来到了我的座椅边,风趣地说:“小王干么哭鼻子,你刚才的表现很好,能够在关键时刻战胜自己的弱点,这便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至于技术上的失误,今后注意克服,吸取教训就是了。振作起来,不要气馁,蓝天终归是你们的。”这热情的鼓励,温暖着我的心,我的双眼不由得湿润了。 我知道,周教员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在他多年的飞行史上,不管是新课目还是老课目,他都认认真真地准备。他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多次完成重要飞行任务,多次立功受奖。如今,部队精简整编,组织上安排他留守撤销单位,而我们又要到新的岗位改装新机种了。他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感慨万端地离开了他无限眷恋的蓝天。 汽车远去了。 再见了,周教员!我永远忘不了您教给我的一切,忘不了您的期望、鼓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