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倒!卧倒!快趴下......随后又大喊,为了新中国前进"接着,一声巨响........
不久前,某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典型》的访问记,作者在记叙一位电影导演谈电影《董存瑞》的创作过程时写道:"在事实中,董存瑞死后并没有立即被评为烈士,仅仅是通知家人他牺牲了。更重要的是,没有谁亲眼看见他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当时董存瑞没有带架子,桥肚上也不能放炸药。战斗结束后,从地下挖出了董存瑞媳妇为他做的袜底来,于是军事专家就认为董存瑞极有可能是举着炸药包炸桥的。"一些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此文,该文对董存瑞烈士牺牲过程的再回顾,引起了社会一些人的误解。
当年亲眼目睹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老兵们个个十分气愤,认为该导演的此番话是完全违背历史事实和极不负责任的。《解放军报》采访了当年董存瑞英雄壮举的见证人。
78岁老战友称至少十多个战友见证董存瑞炸碉堡亵渎英雄,就是亵渎历史!程抟九时任第四野战军11纵队32师政
治部宣传干事兼宣传队副队长,后任该师副政委,78岁。
我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见证者,隆化解放前,我由师宣传科下到六连,跟他们战斗生活了10天时间,亲眼目睹了董存瑞的英雄壮举。
在对隆化发起总攻的前一天(1948年5月24日),六连召开动员誓师大会。六班长董存瑞被推举为"爆破元帅",经他选定七班长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担任投弹组组长,进行掩护。
第二天中午,六连投入攻击隆化中学守敌的战斗。连队由北向南打到北大墙下,被东北角的大炮楼的火力压住。先后派去两个爆破手,都相继牺牲。白连长感觉情况有点不大对头,他探出身子观察后对我们喊:"西面桥上有个大碉堡,是它封住我们,得先炸掉它!"
白连长正考虑如何组织对桥堡实施爆破时,没注意到我们身后有人喊押"连长,让我去炸,完不成任务我不回来见你!"我回头一看,是董存瑞挟着炸药包站在身后,后面还跟着郅顺义。由于情况紧急,指导员说:"让他们去吧。"连长沉思了一下就同意了。
他们两人冲上去后,我和指导员看到郅顺义在距我们四五十米远的干河床上向桥堡方向投弹。一片炸起的烟尘消散后,又看到桥下北端有一个人,知道这是董存瑞,看样子像是腿部受了伤。此刻,董存瑞正在往北端桥墩上放炸药包,放不住,又向南移了几步,用手托着炸药包抵住大桥底部,拉了导火索。我们知道,这将发生什么情况,连长大喊了一声:"董存瑞......"桥下巨大的爆炸声和炸起的烟尘石块,董存瑞与敌人占据的桥堡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