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侵华日军的夜战器材(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此外,军犬也是侵华日军的帮凶,“九·一八”事变前后,日军军犬主要用于铁路、桥梁的警戒。关东军还专有“军用犬养成所”。“七·七”事变后,日军军犬主要用于通信,称之为“传令犬”。还有身披弹药运输囊或卫生囊用于战场补给和救护的运输犬和卫生犬。日军还有专为奖励军鸽、军犬、军马的甲、乙、丙各三级的军功章,并且为“有功”动物佩戴。

夜战在日军战术教材中的地位

这些缴获日军的灯、哨子和信书筒,促使笔者怀着极大的兴趣,以八路军总部作战参谋的心态翻阅收藏的60多年前日军步兵学校的步兵战术教材,在其字里行间及图表中寻找日军的夜战原则和夜战战例。

日军提倡夜战,以弥补其火力的不足。这在其“典范令”的教材中也能体现。在1940年8月日军分队战术教材中,第一章《攻击》中有一节《夜间、薄暮、黎明的行动》,在第二章《防御》中有一节《夜间战斗》。在同年8月的小队和中队、大队步兵战术教练中,“夜间战斗”成为除攻击与防御之外的专章。其中第一节攻击,包括攻击准备、障碍物破坏班、进路标示及诱导、突击、夺取地点的确保等项;第二节防御,包括阵地占领、昼夜间配备的变更、昼间阵地占领的准备以及战斗实施等项。到1941年7月版的联队战术教练时,篇章设置更加重视夜战。第一章《战斗》(包括攻击与防御),第二章即为《夜间战斗》。这些步兵战术教材中夜间篇章的设置,充分反映了当时日军作战和训练的“圣经”——《步兵操典》重视夜战的观点。这里要说明一下,日军所谓小队、中队、大队、联队,分别是排、连、营、团。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