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原任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的吴石被蒋介石任命为 “国防部参谋次长”。他抵台后便展开了情报搜集工作。为尽快取回吴石掌握的重要情报,华东局领导决定派长期在上海、香港活动并有子女在台的女情报员朱谌之(化名朱枫)潜入台湾。根据组织上的要求,她在台湾只能单独联系“两条线、两个人”--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书记蔡孝干(化名“老郑”)和吴石。
抵台次日,按事先约定,在一座古色古香的茶楼上,朱谌之与蔡孝干接上了头。一周后,她又与吴石中将取得了联系。吴石将她领进家中书房,他打开保险箱,从里面取出一只小圆铁盒,郑重地放到朱手里,说道:“这盒里装的微缩胶卷全是绝密军事情报。”
这些微缩胶卷上记录了完整的 《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无一不是国民党军队的顶级军事机密。这批绝密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到华东局情报部和总参作战部。可以想见,吴石提供的这批情报在制定攻台作战计划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只是,历史在1950年拐了一个弯,吴石用生命换来的绝密军情没能发挥它应当发挥的作用。潜伏之路吴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8月生于闽县螺洲吴厝村 (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929年,吴石以福建省军事参谋处处长的身份,受福建省主席方声涛指派,东渡日本留学,先在炮兵专门学校,翌年考入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成绩名列榜首。
1934年,吴石刚从日本回国,即参加参谋部第三所的一个研究日本及收集情报的机构。他利用日本的书报杂志,又托留日士官生猎取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历时3载,编成《日本作战之判断》及有关材料十余种,名为《参二室蓝皮本》。武汉会战前后,蒋介石还特地每周召见吴石一次,广为咨询,深为嘉许。
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经用一个经典的合成单词总结出一个人背叛自己祖国或组织的理由:金钱、思想意识、良心和自负。对于吴石的转变,金钱绝不是理由;自负呢,也许,毕竟吴石自幼聪颖过人,一生怀才不遇。他也的确曾向同乡好友吴仲禧 (吴石的保定军校同学,共产党员,解放军后曾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抱怨过国民党无能。但是,单纯的自负还不足以促使吴石完成从国民党高级将领到中共特工的转变。毕竟,蒋介石逃台后已经委吴石以重任,引入军队最高决策圈。吴石选择成为潜伏者恐怕更多的源自思想意识。据吴仲禧回忆,吴石对共产党人向有好感。
吴石身边的好友对他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前面提到的吴仲禧抗战期间就已加入中共,而吴石忘年好友,蒋政府立法委员何遂亦与中共关系密切。“七·七事变”爆发后,正是何遂把吴石介绍给了给了周恩来等中共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