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上海刚解放,失业的人很多。为了吸引人才,“父亲派人到大街小巷和报纸上,发布招工广告。凡当过海军、干过船务、学过船舶、懂得机械,甚至只要识些水性的,都欢迎加入海军。”张胜说。
经过反复斟酌,张爱萍提出了一个组建海军的思路:解放军士兵政治上没问题,但不懂技术,少了一条腿;原国民党海军官兵业务熟悉,但需要提高阶级觉悟,也少了条腿。两个跛子合起来,共同建设新中国海军。
亲历风暴后组海军气象部门
张胜说,海军当时的船一是国民党投诚、缴获的舰艇,大概有70多艘。二是国内的造船厂生产改装了100多艘。这样华东海军大大小小有180艘舰船的规模。
为了熟悉海军,张爱萍将军曾亲自学习驾船。1950年冬,张将军乘坐的遵义号炮舰,一出岱山港就遇到大风暴,“当时的苏联顾问都以为父亲回不来了。也就是那次遇险,父亲才体会到气象的重要。自那以后,海军开始设立气象部门了。”
张爱萍简介
张爱萍(1910年~2003年),男,四川省达县人。1929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9年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1954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80年5月,他成功地组织指挥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的发射。1982年11月,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

1957年8月4日肖劲光(左)陪同周恩来总理视察海军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