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1937:热血铸就的忠诚 守陵士兵全部牺牲(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49年,赵斌的母亲因病去世。赵斌继续寻找父亲的下落,可只是从外婆那里听说的关于父亲的点滴记述:父亲身高五尺(约1.65米),性格温和、重情重义,与中山陵附近的居民关系也很融洽。

也许是上天一个不经意的安排,赵斌的女儿竟然到了南京中山陵工作,这也许是个人世间刻意的轮回。

1989年的一天,赵斌的女儿在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时,突然打来电话:“爸爸,我找到爷爷了!”赵斌当时心头一喜,可是听到女儿后面的话,又几近哽咽。女儿说:“照片下面写着在二条巷被害……”

赵斌来到南京档案馆查找父亲资料。听说是赵致广后人,档案馆人员几分钟就找来了资料。“我一看你的脸马上就找到了,你跟你父亲长得真像!”工作人员说。

档案馆提供了照片,照片贴在赵致广1929年加入孙中山警卫大队的《保状》上:“赵致广,男,河北宛平人,人品方端……”当时同赵致广一起在南京牺牲的孙中山警卫队队员共有26名。

赵致广生命的最后一页永远定格在他40岁那一年,定格在1937年12月14日,黑云压城的那一天。

抵御外侮的行列里普通士兵也是英雄

我们仿佛看见,长河落日里,七十多年前那滴血残阳的南京城下,这26名守陵士兵搏杀的身影!南京保卫战的战火硝烟中,更多的是那一队队不屈的中国士兵,握紧自己手中落后的武器,以顽强的血肉之躯,义无反顾的选择着抗击!

从国父的一名警卫,到一个普通的守陵士兵,从北平到南京,凭着对中山先生的忠心耿耿,更是对国家的赤诚,做出了义无反顾的生死抉择!故事里的父亲,向我们后人诠释了,抵御外侮的行列里,这样的普通人,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英雄!

中山陵卫士的留守,以付出生命为代价。他们也有对生命和家庭的眷恋,但更多的是为国捐躯的英勇和悲壮。

将这个从南京读到的故事写出来,是因为我的感动,让我们遥望那抗击侵略的战场上奋勇搏杀的背影,献上我们后人的感动和尊敬!

敬礼!南京1937--那些战火中远去的背影:将军,和普通的士兵!!!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3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