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定远”号并不陌生,早在小学时就从《甲午风云》中知道有这艘战舰,并且是北洋舰队的旗舰。后来,又陆续从一些资料中得知该舰既辉煌又屈辱的一生……
1874年爆发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兵登陆台湾,占领意图虽未得逞,但此事引起清朝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加快建设海军。按照规划,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当中北洋舰队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负责守卫京师,故优先全力发展。李鸿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购买两艘铁甲舰,并决定由位于德国坦特伯雷度的伏尔铿船厂建造,双方1881年正式签署合约,每舰造价为620万马克。两艘战舰由李鸿章亲自名为“定远”、“镇远”。同年12月22日,“定远”下水,次年“镇远”下水。1885年10月两舰由德国水兵驾驶抵达天津大沽。10月29日,“定远”升起龙旗,正式成为大清海军北洋舰队旗舰。
据史料记载,“定远”、“镇远”两舰长94.5米、宽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144吨,满载排水量7670吨,其设计理念、建造技术和工艺均为当时最先进水平,突出特点是贯彻了德国海军“防御至上”的原则,在机械、主炮及弹药库等重要部位设有厚重装甲,全舰装甲总重达1461吨,其中铁甲堡水线上装甲厚355.6毫米、水线下装甲厚304.8毫米、305炮座装甲厚304毫米,炮盾厚15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03毫米。
“定远”、“镇远”两舰主炮为克虏伯305mm后膛炮 4门、克虏伯150mm后膛副炮 2门、75mm克虏伯炮4门、37mm五管哈乞开斯机关炮 8门、57mm和47mm哈乞开斯速射炮 各2门,14吋鱼雷发射管3具。此外,两舰各搭载舰载鱼雷艇两艘,即“定一”“定二”、“镇一”“镇二”,该鱼雷艇排水量16吨,艇长19.5米,110匹马力,航速15节,装备1门37mm哈乞开斯炮和2具14吋鱼雷发射管。
定远”、“镇远”两舰动力为两台水平式三汽缸往复式蒸汽机,8座圆式燃煤锅炉,功率6200匹马力,航速14.5节(“镇远”为7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煤柜正常载煤700吨,最大载煤1000吨,最大续航能力10节时为4500海里。舰员编制329人到363人,管带为总兵衔。
定远”、“镇远”两舰服役后,在远东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抑制了日本扩张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1886年8月, “定远”、“镇远”、“济远”、“威远”在停泊日本长崎补给、维护时,其坚甲巨炮引起日本朝野一片恐慌。13日、15日中国上岸休假的水兵因嫖妓和购物与日本人发生争斗,造成多人死伤,后在中国的外交、军事压力和西方列强的调停下,以互赔损失告终,但自此之后日本便下定决心以“定”、“镇”二舰为假想敌,制造了所谓的“三景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