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水兵挥拳打死,尽管以沈钧儒先生为首的社会名流纷纷抗议,上海地方法庭也开庭审判了,但凶手却逍遥法外(见1946年9月24日《文汇报》)。在青岛,仅1947年4月份的20天内,就发生美军无故开枪、军车肇事及殴辱市民案7起,残害我同胞9人。这些美国人犯下罪行后往往逃脱法律制裁,更是助长了一些人的嚣张气焰。
烟台市长姚仲明得知消息后,带领相关人员先后三次与“联总”驻烟台办事处代表李普尔谈判。社会各界也纷纷抗议,烟台市职工会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最终,李普尔勉强答应了职工会提出的“五条意见”:负责伤亡丧葬一切费用;给予抚恤;向中国人民公开道歉;保证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史鲁域琪交给烟台依法惩办。
1947年5月26日,《大众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特邀摄影记者孔东平的文章《联总在胶东救济些什么?》,他以“每次来救济船都到码头参观拍照留念”的目击事实, 揭露“联总”真相,也为杨禄奎事件报道作了铺垫。
同日,烟台市举行隆重的杨禄奎公祭大会,社会各界代表500多人参加。灵堂两旁写着烟台市政府的挽联:解放区乃民主圣地,决不许草菅人命;中国人有民族自尊,岂能容外人逞凶。姚仲明市长和李普尔臂戴黑纱,胸佩白花,手执白绋引导灵车,市外办、职工会、山东省总工会的首领、李普尔夫人及“联总”其他职员均随行送葬。史鲁域琪则按照胶东民俗为杨禄奎披麻戴孝。送葬队伍所到之处,街道两侧人山人海,港城烟台群情激昂。
“最值钱的人命”
6 月16日,烟台地方法院在市政府礼堂设立临时法庭,公开审判史鲁域琪,李万槐出庭作证。法庭最后宣判,对被告本应严加惩办,但顾念国际友谊和被告表示悔过,特从宽处理,判处有期徒刑两年。被告意想不到,感激涕零。其后,李普尔、史鲁域琪在《烟台日报》先后发表了《向中国人民道歉书》、《悔过书》。
这期间,《大众日报》采用文字、图片等形式进行了一系列报道、评论,并把烟台(解放区)与青岛(蒋管区)同样惨案不同结果进行对比,轰动了山东解放区。延安新华社也转发了《大众日报》的报道。亲历公祭和审判的美国合众社女记者葛兰恒在报道中说,美国人因撞死一个中国苦力而被判刑并作公开道歉,在中国许多个世纪的历史上,还是第一回。
起初,“联总”想按蒋管区的惯例,撞死一个人给抚恤金200-600美元,但姚仲明市长坚持原则,寸步不让,迫使“联总”上海总部法律顾问达理奇不得不亲自来烟台协商。最终,按照国际标准,“联总”赔偿抚恤金
共计3400美元,折合北海币(解放前解放区最流行的一种货币)255万元。杨禄奎因此被称为“当时中国最值钱的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