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历经五百八十多年的沧桑之后,依然以它无与伦比的高贵、富丽堂皇的风姿和绝无仅有的神秘端坐在北京城的中心。
故宫又称紫禁城,这个名字是借喻紫微星垣而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垣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是至高无上的,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宫,人间的皇帝也是至尊的,因此皇帝住的地方就叫紫禁城。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人们习惯称故宫。
故宫确实让人着迷,故宫珍宝对人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故宫对民众开放后的80年来到底发生过多少盗宝案呢?已知民国期间,最为轰动的是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易培基“监守自盗”案,今天来看,那是一件冤案。1949年建国以来,北京警方有记载的故宫盗宝案一共发生了5起,分别是在1959年、 1962年、1980年和1987年。以下逐一详述。
建国后故宫盗宝第一案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的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
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性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5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性殿折断了翅膀。
1959年8月16日清晨,下了几天雨的北京放晴了,太阳露出光芒四射的脸,把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故宫黄琉璃瓦顶照得金碧辉煌。管理员田义和早早就起来了,拿着一大串钥匙,先把故宫的前门和后门打开,再把各个展馆的门打开,让清洁工人们打扫庭院的卫生。因为临近建国十周年大庆了,来故宫参观的中外游人越来越多,这些日子,田义和每天都是清晨就起来开门。
田义和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了珍宝馆。珍宝馆是故宫的常设展馆,里边分为四个展室:皇极殿庑房、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分别陈列着故宫所藏珍贵文物。田义和按照顺序,打开皇极殿庑房后就去开养性殿的门,还没上台阶,他突然感到有点儿不对劲儿,定睛一看,老天爷!养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