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梦:想不到旧上海女子曾是那么风韵!(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有样学样

“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勿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这是民国时期流传的民谣,可见上海的时尚,是当时各大城市效仿的榜样。其中上海女人更是独领风骚,成为全国女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过去女人出门带的是包袱,就是用布头或手绢什么的把东西包起来,揣着出门。但到了清末,妇女上街已经手携皮袋,状如洋钱皮夹,原本是“老外”出外旅行用的,或是号行里收账用的,但后来女人上街也用,并且习惯成自然。袋子里装的东西么,都是关于打扮方面的,比如小木梳、小镜子、香粉纸、胭脂盒一类的,有时候还有白丝巾和情郎的小照。想想和现代的上海女人倒也真差不多。

最初,戒指是戴在嫔妃手上用来接圣驾的,表示她自己有月事在身,不便被临幸。不过这种风俗到了清朝末年基本已不复存在,无论男人女人,那时候流行的是戴金刚石戒指(我猜就是“钻戒”),被评论说是“取其一举手耀目、炫人之心,不能指不若人。”哈,倒是和现代女子一个样,戴在手上无非是比谁的克拉大,有几个C什么的。倘若也是“指不若人”,多半会让人联想到她家男人财力不丰,或是爱她不够。

民国女子穿靴子,当是“天足”盛行的结果。要不然缠着小脚套靴子走路,非摔跤不可。也有评论说是穿上靴子,“行不必鬟扶,笑无须郎把”,还有说是“集刚健、婀娜于一身”的。可见在那之前,女人基本属“手无缚鸡之力”者,完全不可能独立。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4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