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当年如果我们将对印战争准备为两个方向并且将发动战役的时间定在春季而不是秋季,那么中国就将彻底改写历史!
进攻方向上首先应该在新疆阿克塞钦地区投入重兵,作为主要进攻方向,我称之为西线战场;而藏南应该恰恰是佯攻方向,主要担负占领任务,我称之为东线战场。为啥这样布置?因为西线新疆地区作为主要前出阵地的话,后勤补给条件相对西藏的恶劣地理气候环境要好得多,这就一举解决了当年导致我们撤退的第一大短板!
这个地区基本上一马平川,即便在当年那个年代也完全有可能靠人力动物力和半机械化力量保证部队后勤供给,更重要的是,这个战线背靠印度的老仇家巴基斯坦,我军完全有可能将巴基斯坦作为我军粮仓和弹药仓!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从这个地方前出,到印度首都新德里那就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富饶地区,极大方便我军进攻和就地补给,更何况时间选择春季的话,也将极大有利于我们的补给,而从当年我军与印军实际作战的战斗力来说,如果选择这个地区的话,那在短时间内就实现围攻新德里的态势根本不是神话!我们就完全有机会实现城下之盟,迫使印度接受中国的停战条件!
当实现围攻新德里的战争态势以后,印度多半从全国调集军队进行首都保卫战,其中多半要包括驻守藏南的印军,这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声东击西”的变形,区别就在于担当主攻新德里的中国军队既是主攻力量,但却并非中国的主要目标。此时,就是东线我军发动进攻的最好时机(当然也可以同时发动进攻),一举占领藏南决无问题,然后通过西线的城下之盟达到中国的战略目的,而不是寄希望印度人良心发现!
西线,东线两翼同时进攻的最大好处在于,西线第一可以迫使印度上下形成亡国气氛,使其朝野各界力量都相对容易接受中国的要求,必要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占领新德里,然后迫使印度用新德里以及西线我军占领地区为交换,答应我国对藏南的所有权,也就是说,我们不以占领印度首都为战略目的,而是通过这个地方为筹码使印度接受中国收复藏南的要求,这才是中国的真正目标。这样以来,我东线藏南部队,也许根本不用进行纵深打击,而只需要进行占领,主要通过西线方面进行打谈结合的方式,迫使印度屈服,这样我东线藏南部队也根本不需要非常庞大的补给就可以完成占领任务。
有人说,万一印度人一时答应等你撤军后反悔,又来围攻藏南怎么办?为了预防这个事态的发生,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采取长期占领部分印度领土,在那里准备好我军强有力的进攻力量,随时保持对印度的军事压力,让其主要精力放在要求我们归还这部分领土上,而不是打藏南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