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笃会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本笃会是天主教隐修会之一,一译本尼狄克派,529年由贵族出身的意大利人本笃所创。他手订会规,规定会士不可婚娶,不可有私财,一切服从长上,称此为"发三愿"。

本笃会会士每日必须按时进经堂诵经,咏唱"大日课",余暇时从事各种劳动。会规要求祈祷不忘工作,视游手好闲为罪恶。后来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

529年,本笃会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的罗马神庙旧址建造第一座修院,至今仍为西欧著名修院。会士们除完成日常的灵修活动外,还誊抄古籍及从事宗教艺术与教育事业,对保存欧洲古代文化遗产有一定作用。该会传统尤重教会音乐,特别擅长咏唱相传为格列高利一世创作的格列高利颂调,今法国、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的本笃会修院仍保持这一传统。当时入会者除平民外,也有贵族,会士中出现过不少圣徒和学者。

9世纪后,许多修院会规松弛。10世纪时,法国克吕尼修院首先发起改革运动,称"重修本笃会"。11世纪初在法国第戎附近的西多旷野又有西多会产生,在法法国夏特勒山圣徒勃罗诺创办有加都西会。15-16世纪时,因会士到殖民地传教,该会的隐修性质逐渐消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