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国呈现南北方对峙的政治局面。在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在北方,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纷纷起兵,建立政权,史称十六国。各国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混战,直至前秦永兴元年(357)前秦荷坚称大秦天王,灭前燕、前凉及代国,最终统一北方。随后,积极准备进兵南方.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五月,荷坚不顾群臣反对,决意攻取东晋。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录六》记:“八月戊午,遣……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甲子,坚发长安,戎长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旌鼓相望。”荷坚不禁骄狂地说,以此强兵百万,“投鞭可以断流”,何愁东晋不灭?然而战事的发展并不如荷坚所料,东晋虽只集结起八万人的军队,但在谢石、谢玄和骁勇善战的刘牢之率领下,根据宰相谢安的调遣,首先以精兵五千强渡洛涧,夜袭秦军大营,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晋军乘胜继进,一举推至淝水东岸,与秦兵隔河对峙。行坚登上寿阳城头,望见东晋军队布阵严整,心中暗暗吃惊。又见淝水东面八公山上草木摇动,以为都是埋伏的晋兵,不由连连感叹:“此亦劲敌涧谓弱也”。后世用成语“草木皆兵”来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一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的样子,其出典就在于此。谢玄为速战速决,派人对荷坚说:隔水作战不方便,请军稍后退,让晋军渡过河与秦军决一胜负。荷坚企图乘晋军渡河至一半时突然袭击,便同意谢玄的建议,下令秦军后撤。谁知秦军不明白后撤意图,以为前锋被打败了,顿时大乱,一溃千里,不可收拾。秦军争相逃命,自相践踏,一路听到风的吹拂声与鹤的呼叫声,都以为是追兵到了,昼夜不敢停息,最后只有十多万人逃回北方。后世即以“风声鹤唳”来形容人极度恐慌以致于自相惊扰的样子。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被七、八万东晋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这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因此,淝水之战历来被当作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载人史册。
但是有人详考史料,对双方兵力之比提出新的见解。一,前秦的百万军队是虚数。从当时北方人日的估计数看,前秦全国有百万军队已是惊人数字,即使有,荷坚也不可能全部征调伐晋,至少要留一些驻守各地重镇。更重要的是,这虚数百万也没有全部赶赴前线,荷坚到彭城时,凉州、幽冀、蜀汉之兵均未到达淮淝一带,因而根本没有参加淝水之战。二,当时集结在淮淝一带的军队,是荷坚的弟弟荷融率领的三十万,他们也没有全部投人战斗,而被分布在西至郧城、东至洛涧五百余里长的战线上。驻扎在寿阳及其附近的军队,充其量不过十万。加上荷坚从项城带来的“轻骑八千”,也不过十多万人,况且战争发生时,这些军队也不会全部投入战斗。正因为寿阳一带兵力不多,荷坚才会在看到晋军严整的阵容时。阮然而有惧色,产生草木皆兵之感。三,晋军八万除刘牢之所率五千人进军洛涧外,均参加了战斗。当时,晋军在长江中游地区布置的兵力,本来就较雄厚,再加上新投人的八万,因此当秦、晋双方沿长江中游至淮水一线交战的时候,晋方在前线至少有二十万以上兵力。再考虑到前秦军长途跋涉、军以逸待劳;前秦内部意见分歧、晋军上下一心等各种因素,晋军占了一定优势。因此,不论从两军交战的时候,还是从整个战役情况看,淝水之战时双方投人的兵力,是大致相当的。
长期以来,所有的教科书都在告诉我们,秦晋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以劣势之军打败优势之军的辉煌战例。如果上述之说可以成立,这一战例的写法不是该修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