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考中状元就能被招“驸马”?
我们经常在 戏曲 中看到,在过去的秀才进京赴考,喜中状元的往往被 皇帝 招为“驸马”,或封以礼部 尚书 、八府巡按等要职,整日在 皇帝 左右办事,在过去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状元真的能享受这样高的待遇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以 清朝 时期为例,在每三年一次的京城会试中考上秀才(相当于现在的高中生)的,就有资格进太和殿参加进士大会考,这一点倒和现在戏曲流行的说法是一致的。考取得第一名的被御定为“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或“探花”,前三名统称为“一甲进士”。“一甲进士”在金殿正式宣布名次后,立即按照以往规定封受官职。状元的官职位是“ 翰林院 修攥”仅仅是个六品级别的官,相当现在地市级,并非能享受现在戏曲中所描述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级别待遇,并且有往往被 皇帝 招为女婿的美事!其实戏曲中对状元待遇的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是旧时期,人民群众对众多的莘莘学子秀才为激发他们发奋 读书 、考取功名所采取的一种精神鼓励措施罢了。而考中“榜眼”、“探花”的二三名则被御封为“ 翰林院 编修”,就是过去常说的“七品 芝麻 官”,主要负责修国史、实录、会要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说明,“状元”和“驸马”之间并无必然的关系,但不排除某一位或是几位皇帝爱才心切的,为了达到笼络人才的目的,曾经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赐配给某位遇到“天上掉金砖”的“榜眼”穷书生,因而给世人留下经久不衰的戏曲话题,即便如此,也纯属偶然,不代表封建统治时期的考取状元者的命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