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在民权派和伊藤等人的推动下(虽然出于完全不同的目的),天皇终于正式颁布敕令,承诺在1890年开国会、立宪法。在这十年里,就跟大久保利通临死前说的那样,日本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伊藤博文正式从权力的边缘走到了核心地位,成为了日本的总管家。
对内,他要平复风起云涌的民权运动,对内要参与宪法的制定、新内阁制度的确立
总之,这十年是伊藤博文生命里最忙碌的十年,也是他最辉煌、最伟大的十年。
好了,让我们喘口气吧,民间和朝廷里的混战让人呼吸急促、心情紧张,这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路上的风景。其实从1870年代到1880年代初,日本也正在发生着巨变,这个国家经历了无数坎坷、战斗、反复之后,终于走到了近代化的路口。
近代化的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了。从工业上来看,日本到了1880年代初,铁路网、公路网都已颇具规模,交通运营获得了历史性的大发展。金融业也表现的很不错,各种为工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浮出水面;还有一些私人投资者把钱扔到了制造业上,虽然刚开始的时候盈利比较苦难,但到了1880年代初,已经开始获得丰厚的利润。在这十年里,日本的工业产量保持了每年5%的递增,甚至比美国表现的还好。
让我们在来看看日本的商业。这阶段,日本商业中最大的特点是财阀的闪亮登场。这事要追溯到德川幕府末期,当时,三井、三菱这些小商小贩跟幕府建立了血浓于水的关系,为他们提供资金,帮他们兜售政府债券,到了1860年代末期,倒幕势力膨胀,三井这些聪明的商人立刻调转矛头,向长萨各藩表示忠心,并且为他们的倒幕行动提供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年明治政府成立之后,三井财阀终于得到了回报。朝廷把全国的税收工作交给了他们,三井银行随之诞生。到了1876年,伊藤博文出任工务卿,负责全国矿产和工业化推进工作。他又一次找到三井旗下的三井物产公司,语重心长地说:“贵公司可以用成本价来买下官营的三池煤矿,然后用它来发展你们的事业,为日本做贡献”。很显然,除了给日本做贡献,三井也为伊藤博文个人财富的积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井绝对是日本最会做生意的公司。他们获得了煤矿开采权之后,把产出的煤炭卖给英国蒸汽船,然后就获得了在伦敦、上海、香港开分公司的权利。三井也就成长为一个融合金融、矿产、贸易业务的商业帝国。
这种模式越来越强大,一步步侵吞着世界商业版图,直到今天。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教科书上告诉我们,二战之后,日本的财阀已经被消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