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用纺车做嫁妆的风俗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广西龙胜侗族姑娘的纺车,是一件重要的嫁妆。可是它不在姑娘出嫁时抬去,而在出嫁两三年后,举行一定的仪式,才抬到郎家去。

侗家有“不落夫家”的习俗,姑娘嫁后两三年内,农忙时节到郎家,农闲时节住娘家。随着时间推移,新妇在郎家由生变熟,由客变主。这门亲事靠定了,两家主妇才商定一个适当日子迎送纺车。由郎家主妇邀带族内三五位妇女,包起砖头般大的三五包糯饭前往,娘家自然毕恭毕敬地用丰盛的饭食招待,也邀来族内的大娘小婶作陪。用饭过后,娘家的作陪者,又邀带客人到自己家里去作客,打油茶款待。少则吃三五家,多则吃七八家。

客人要把纺车接走了,娘家本着投桃报李的习惯,用加倍的糯饭包来还情。这架纺车由客人中的年轻人担着,一头是纺车,一头是禾把。娘家的主妇带领一帮作陪妇女送行,一再叮嘱郎家主妇耐心指导媳妇纺纱织布,郎家主妇欣然允诺。

纺车到郎家后,当晚试车。家里妯娌小姑和邻近的嫂子们都来观看。摇一摇车,看看,听听,欣赏新妇的纺纱技艺。年轻的小姑怀着学艺的心情,使新妇感到在郎家纺纱织布,充满信心,也不寂寞。

编辑/孟仙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