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婚俗规则姑娘出嫁须改发髻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侗家姑娘出嫁,都得把姑娘的标志取消,换上媳妇的装束。有的地方的姑娘是盘两个发髻的,作了媳妇就挽一个发髻了。

改髻的当晚,村上的姑娘们以及房族的嫂子婶子聚集来给姑娘送行,一起唱起“解髻歌”和“盘髻歌”。这一夜,新娘端坐在房中,让女伴们给她梳头打扮。梳理云髻用的是朝夕相伴的银雕漆梳。髻了盘了一次又一次,一直到中意为止。然后罩上黑亮的髻 ,又卡了银拢子,插上翡翠花,盘髻才告结束。布褂花鞋当情书。

过去,有的侗族地区没有文字,青年男女表达情意的“情书”不是白纸写黑字的书信,而是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与定情的信物不同。

当侗家男女青年在聚会中相识相爱以后,姑娘就会向小伙子讨糖,小伙子就会向姑娘讨酸草鱼。各自讨得了糖和酸草鱼之后,就互相交换斗笠和伞,恋爱也就开始了。回寨后,情人总是难以忘,于是钟情的后生便会把时常穿在身上的市褂子脱下来,涂染一点指血,送给心爱的姑娘。姑娘收到“情书”后,如果很快就“回信”,就表示中意了。如果没有什么反响,就表示婚事无望。但是,即使姑娘回信,也不是那 白纸黑字的书信,而是家织布面的绣花鞋。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