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亲还要洗路”怎样解释?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09-1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偷亲,也叫偷妻,还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叫讨老婆。这是部分侗族的一种婚俗。

偷亲季节一般在冬天,特别是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决不超过大年三十晚上。

偷亲的晚上,后生要跟父母和亲人商量好,分别去做准备工作。老人的任务是找一位为人老实、生男青女的妇人来装凳和打油茶。后生则找一两个“钩”,同他去“钩”老婆,他们之间是新郎和陪郎的关系。

他们换上新装,带上灯笼或电筒,假装去走寨(如果女方家离得远,天黑前就启程),唱歌唱到女方的屋旁。别人认为他们行歌坐夜,而女方心中有数,早约好若干女伴在家里纺棉或绣花,等待新郎的到来。如果走寨的人还很多,或者准备工作未做好,她们则推开木窗,告诉偷亲者等会再来。

新郎进屋后,不递封包不叩头,也不必象坐夜那样先对歌,祗要问过老人之后,坐在摆好的木凳上,恭恭敬敬地和老人交谈。老人则利用这个机会来审视女婿,而新娘则象哑子一样,很少讲话。唯独那群女伴,象黎明时的山雀,叽叽喳喳,七嘴八舌,逗趣新郎和陪郎。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