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武昌首义:被俘的革命党(组图)(2)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被俘的革命党人(局部,1911)

138年前的黄鹤楼是什么模样?1911年 辛亥革命 汉口大火是怎样的情景?昨日,“1871-1949年武汉珍稀图像―― 英国 国家图书馆馆藏照片暨哲夫先生捐赠文物展”在武汉市博物馆推出,其中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等多张图片,为首次在国内公开。

包括邮票在内,香港著名收藏家哲夫先生今年捐赠给武汉市的288件珍贵明信片、实寄封及画报等,这次悉数与市民见面。 英国 国家图书馆馆藏的80余张照片同时展出,全部为19世纪后半期游历在中国的外国人拍摄,大多为首次在国内现身。通过这些,我们可以饱览百年前的汉口江滩、武昌城墙、租界战舰、汉正街等城市印记。

其中,1871年 英国 人汤姆生拍摄的黄鹤楼,是迄今所知最早记录武汉的照片。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和《环球》画报的10余件原件弥足珍贵,如1911年10月21日出版的《伦敦新闻画报》中专题报道:《西化的中国新军――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图文并茂地展现了湖北新军的 现代 化装备及接受西式训练的场景。“这些史料,为武汉城市史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具象资料,我们过去只是从文字了解 辛亥革命 ,现在终于看到了武昌首义的真实场景。”武汉社科院研究员、著名城市史专家皮明庥说。“被俘虏的革命党人”、“阳夏 战争 中驻扎汉口的清兵”、“汉口大火”等20多幅反映辛亥革命时期的照片,令皮老尤为激动,他说,这些图片填补了辛亥革命影像资料的空白,是献给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厚重礼物。

武汉市博物馆介绍,此次展览除采用传统展示手法外,还利用 现代 数字技术,将展出的所有图像在大厅内循环播放。展览将持续3个月。

第一頁    上一頁    第2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