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潮》 2006年第12期
“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掀起,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出现了大减产。但在浮夸风的作用下,各地却瞒报、虚报粮食产量,民众被迫勒紧裤带多交公粮。粮食短缺和营养不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触目惊心。在坚持既定原则下(没收自留地、粮食分配到食堂等),各级党委政府发动了一系列的增产节约运动,如“低标准、瓜菜代”、推广代食品等。以“粮食烹调增量法”为主体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苞米食用增量法”得到中央认可和支持,但在试行中成效不大
“苞米食用增量法”最先起源于辽宁省。辽宁省是个缺粮大省,虽然中央每年都给辽宁省调拨大量粮食,辽宁省各级党委政府也千方百计地增产节约,但在“大跃进”运动中仍然不能实现粮食自给,粮荒不断。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大力提倡多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并发动群众开展节约粮食运动。
1959年5月,辽宁省黑山县大虎山卫星公社三台子管理区副业生产队集体食堂,本着节约粮食的精神,大胆创新,别出心裁地创造出玉米“先蒸、后磨、再煮”的做法,即先将苞米蒸到五分熟,然后将半生不熟的苞米拿去磨,磨成粉状后拌水做成馍,最后再将馍蒸熟。经试验,旧做法1斤苞米只能出馍1.5—1.7斤,而新做法1斤苞米能出馍2.5—2.7斤。通过改进做饭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苞米的出饭量,这对粮食短缺的农民群众来说无疑是天大好事。消息一传开,全省上下非常振奋。辽宁省委立即派出工作组前往黑山县考察,并决定率先在黑山县进行推广试行。
1959年5月13日,辽宁省委在黑山县三台子召开推广“苞米食用增量法”经验介绍现场会。会议由副省长仇友文主持,各市、县委的财贸局长和粮食局长,以及部分县委书记、县长、农村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社主任、管理区总支部书记、人民公社食堂炊事员等共500多人参加。大虎山卫星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王玉林在会上介绍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的经验,黑山县委第一书记王树森在会上介绍了全县推广这一经验的情况。与会人员参观了“苞米食用增量法”的操作过程,亲口尝试新法做出的各种饭食。经过听、看、吃等一条龙实践,与会人员一致肯定了黑山县的经验,并要求立即在全省推广。会后,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书记或市长、县长挂帅,推广“苞米食用增量法”,并在学习“黑山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做饭方法。
1959年6月1日,辽宁省委还专门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递呈了报告。报告认为:“‘苞米食用增量法’可以提高出饭率百分之五十——八十,并且做出来的食品好吃、容易消化、营养价值也大为提高。真正做到‘吃饱、又节约’。这是苞米食用方法上的一个重大革新。”报告总结了四条经验:一是节约了大量的粮食。仅黑山县一年就可节约粮食7375吨。全省一年预计可节约粮食35万吨,不动一镰一锄取得了“大丰收”。二是大大提高了苞米饭的质量和营养价值。“‘苞米食用增量法’使苞米淀粉颗粒部分转化为糖,胚部的脂肪和米仁油因受热而游离,就散发出一股苞米所固有的芬香。所以,吃起来,好吃、营养价值大、抗饿。”三是既卫生,“又容易消化,老年人、小孩、病人(尤其是胃病)吃了不出毛病。可以减少胃肠病,不习惯的人吃了也不烧心,不胃酸”。四是巩固了集体食堂,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由于群众对食堂的“苞米食用增量法”很满意,劳动积极性提高,出勤率增加了30%,现已达到100%。最后,报告认为:“‘苞米食用增量法’是一种重要技术革新,是一种科学的做饭方法,无论在政治上或经济上,意义都是很大的。”尽管报告中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如“抗饿”与“容易消化”、“脂肪和米仁油受热游离”与“营养价值大为提高”等,但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没人认真推敲该报告的逻辑问题。
辽宁省委的报告立即引起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重视。在全国粮食短缺日益严重的形势下,“黑山经验”无疑是及时雨。毛泽东读完报告后非常兴奋,立即作了同意转发全国各地研究试行的批示。1959年6月3日,中发(59)520号文件将辽宁省委的经验报告转发给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并要求各地参照辽宁省的做法进行研究和试行,还要求各地对别的粮食也进行试验。但一方面由于一部分人认为这种“技术革新”无非是食品体积的膨胀和水分的增加而已,劳民伤财,意义不大;另一方面也由于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国掀起一场“反右倾”运动高潮,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共中央(59)520号文件的贯彻。因此只有少数地方进行了试验。
“做饭技术革新运动”得到中央肯定再度向全国推广
尽管全国各地对中共中央(59)520号文件贯彻不力,但辽宁省对此却情有独钟,始终把“苞米食用增量法”当做政治运动来抓。中共中央文件下发后,辽宁全省上下倍受鼓舞,“各地党委遵照中央指示精神,结合具体情况,一方面发动居民,大力推广黑山县‘苞米食用增量法’经验。另一方面又发动了炊事人员动手、动脑,大胆地对各种粮食进行增量试验,开展了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经过三四个月的时间,粮食食用增量方法又有许多新的创造,进一步证明,不仅苞米的做法有很大潜力,一切粮食也都是有潜力的”。
与此同时,各粮食、科研、卫生等部门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粮食食用增量法”进行研究和试验。虽然各研究机构提出了一些异议,但由于受“大跃进”运动的大气候的影响,总体上还是持肯定态度。
1960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又收到《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开展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的报告》,报告总结了几个月来辽宁各地贯彻中央(59)520号文件的情况,进一步肯定了“粮食食用增量法”的可行性。报告指出:不但苞米可以增量,而且其他粮食都可以增量,只要经过:泡、烫、榨、发(酵)、磨,都能增量。为了慎重起见,中央要求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共同论证“粮食食用增量法”的科学性。1960年3月初,中国科学院、粮食部、卫生部等有关单位召集有关人员和研究专家,专门召开了以“粮食食用增量法”为主题的研究座谈会。各科研机构和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从现有的实际推广经验和研究资料来看,增量法确实是一个先进的方法,是广大人民群众革新烹调技术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计划用粮,节约用粮,吃得饱,吃得好,吃得省,吃得卫生的极为重要的措施,值得大力推广。”1960年3月2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营养学系专门出具了一份《关于主食增量烹调法的科学研究资料》。该研究资料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主食烹调增量法的优越性:一是从淀粉胶粒膨胀的角度阐明了增量法可以多出饭的科学道理。二是肯定了食用增量法主食能节约粮食,对人体健康是良好的。三是增量法可以更多地保存营养。
最后的结论是:“主食增量法是具有很多优点的,无论从广大群众实行的效果或是从科学的观察上看,都证明了它可以节约粮食。营养可口,保证健康。因此各地推广增量法的群众运动应当坚持进行下去,不断巩固、提高。”
研究机构的“科学结论”加速了中央推广“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的步伐。1960年4月1日,中央下发中发(60)300号文件,转发《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开展做饭技术革新运动的报告》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关于主食增量烹调法的科学研究资料》。比较中发(59)520号文件和中发(60)300号文件,中发(59)520号文件对“粮食烹调增量法”还带有探讨研究的态度,中央只将辽宁省的经验提供给各地研究试行,并强调在试验推广时,一定要预先防止主观主义和命令主义;而中发(60)300号文件则明显持肯定态度,要求各地首先在公共食堂和熟食业切实试办、推广并将试办经验认真研究,作出总结,报告中央。同时,中发(60)300号文件对各地五花八门的叫法进行了规范,统称为“粮食烹调增量法”。
中发(60)300号文件下发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试验各种粮食增量法的热潮。一方面由于中共中央红头文件的作用,各地领导不敢等闲视之,都将“粮食烹调增量法”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全国各地粮食更加紧缺,解决粮荒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无论是各级领导,还是人民群众,都希望粮食能增量。加上当时各地正在大办集体食堂,有条件进行各种粮食增量试验。因此,被搁置半年多的“粮食烹调增量法”正式在全国广泛推行。
“做饭技术革新运动”逐渐降温,由高潮走向终点
尽管“粮食烹调增量法”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得以广泛推广,但在实践中却遭到不同程度的反对。反对意见最大的是广大农民和工人。作为体力劳动者,没有足够的饭量是无法坚持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的。食品体积膨胀增大了,数量却减少了,从总体上说,吃在肚子里的东西少了,怎么会耐饿呢?他们说:用“粮食烹调增量法”做的饭,吃起来觉得饱,干起活来容易饿,“娇小姐中看不中用”,骗人的把戏。而且做顿饭又泡、又蒸、又磨、又发,增加了多道工序,既劳民又伤财。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也指责说:“一两粮食蒸来蒸去不还是一两粮食吗?”“净出幺蛾子(北京话,指坏主意——笔者注),叫人吃这个行吗?”一些从事营养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公开指出:这种做法会使维生素不同程度地流失和破坏,得不偿失。虽然说各种粮食在机械的作用下,大量水分子渗透到食品分子中去,使食品的体积增大了,但食品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并没有增加。从表面上感觉食品体积膨胀了,食后胃腹有某些充实感和肿胀感,但一定数量的食品,其热量是一定的,这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人为作用是无法改变这一客观规律的。事后专家们分析了当时的情况,认为“粮食烹调增量法”之所以能引起中共中央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并得以广泛推广,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心理作用,也就是说在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中人们的一种预期心理,与科学原理毫不相干。
轰动一时的“粮食烹调增量法”并没有真正解决当时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却引发了三个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是助长了浮夸风。在贯彻中共中央两个文件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为了总结经验,作出成绩,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粮食烹调增量法”;为了说明本单位的“粮食烹调增量法”效果显著,肆意夸大事实,虚报、瞎报成效。在向中央的报告材料中,各省都说推广“粮食烹调增量法”后,粮食节约了几百几千万吨。这种浮夸风破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损害了党的作风,搞乱了人们的思想,加剧了“左”倾错误的发展。二是浪费了大量的精力、人力和物力。从个别食堂的成本估算,一顿饭多泡、多蒸、多煮损物耗并不大,但如从全国数以万计的集体食堂所浪费的能源、人力和物力看,那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损失。三是误导了中央的决策。从“黑山经验”和各省、市、自治区的报告看,“粮食烹调增量法”功效无比,无论是从政治上说,还是从经济上看,意义都很重大。各地通过“做饭技术革新运动”这一渠道夺取意外的“粮食大丰收”,数量也极其可观。因此,中央坚持“三面红旗”,继续“大跃进”也在情理之中了。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历史事实证明,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遵守客观规律,努力发展生产,增加粮食和其他副食品的总量。经过一年多的折腾,深刻的教训终于使中央高层领导头脑逐渐清醒起来,并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1960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恢复农民自留地的决定,以调动广大农民生产自救的积极性。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缓解经济困难。同时,中央重新提倡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浮夸风,初步纠正了“大跃进”运动和庐山会议以后的“左”倾错误,从而使名扬一时的“黑山经验”不攻自破。同年6月,中共中央又作出解散公共食堂的决定,“粮食烹调增量法”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至此,轰动一时的“做饭技术革新运动”,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朵无果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