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卒于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46年继承秦庄襄王之位,正式做秦国国王,时年仅13岁。
史载,嬴政“长目、高鼻、豺狼声”,“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传说他是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典故“奇货可居”即与他的出生有直接的关系。
公元前238年,他正式亲政。他大胆起用人才,不拘一格。像李斯、韩非子、尉缭均是在他的感召下为秦国效力的杰出人才。嬴政曾起用年仅12岁的甘罗出使赵国,竟然也让赵国签下了城下之约,令人钦佩。公元前230年,他开始了灭六国的行动。这期间,虽有韩国的“疲秦计”,燕国的“荆轲刺秦王”,但均是螳臂挡车。公元前221年,他消灭了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统一了全国。历史在他的手中完成了一次大转折,他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人,故而自称“始皇帝”。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斯大林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摆脱封建分散,就不可能真正发展独立的经济和文化。可见,嬴政之举,功在千秋。
嬴政正式做皇帝后,推行一系列新政。建立了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统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与此同时,他还马不停蹄地五次出巡天下,最后竟病死在沙丘。有人说他出巡纯属劳民伤财,其实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公元前210年,这位刚刚做皇帝不到11年的“统一英雄”突然离开人间。顷刻间,他创立的秦帝国大厦在风雨飘摇之中倒塌。公元前206年秦亡。
嬴政之败,败在暴政。他一方面“焚书坑儒”,一方面大兴土木,令天下人在惊恐和疲惫之中生活。他一方面留下了秦万里长城、秦阿房宫、秦直道、秦始皇陵这样流芳百世的建筑奇观,另一方面却令天下百姓伤于财而苦其役。他的急于求成是导致秦朝速亡的重大原因。
站在秦兵马俑一号坑前,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史诗般的英雄场面,另一方面却让我们感受到一丝的悲哀和凄凉。有诗写道:“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末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中国陕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