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周的起源
“《诗经·大雅·生民》等材料,大量叙述了后稷发明农业的经过,后稷的‘稷’字从禾从田,与田亩庄稼有关。这说明周人很早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后稷所代表的是周人早期历史阶段。但到了不窋时代,由于夏后氏政衰,周人不得已而‘窜于戎狄之间’,经历了一段游牧生活阶段。一直到古公亶父之时,周人迁居歧山之下的周原,‘乃贬戎狄之俗’,‘复修后稷之业’,从而振兴农业。因此,讨论先周祖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传说中的后稷发明农业是其第一阶段,从不窋开始‘窜于戎狄之间’到公刘居豳是第二阶段,从古公亶父迁歧到文王都丰是第三阶段。”(6)而姬周祖的起源问题也就是第一阶段问题。
姬周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在渭水流域,汉班固在《百虎通.京师》中记载:“周家始封于何?后稷封于邰。”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写到:“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是也。”齐思和先生在《西周地理考》中也说:“周民族之为渭水民族,自来无异说。”但是果真如此吗?
要考察这个阶段的情况可以先看看先周时代关中地区的姬周考古文化的分布情况。姬周的起源
“《诗经·大雅·生民》等材料,大量叙述了后稷发明农业的经过,后稷的‘稷’字从禾从田,与田亩庄稼有关。这说明周人很早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民族。后稷所代表的是周人早期历史阶段。但到了不窋时代,由于夏后氏政衰,周人不得已而‘窜于戎狄之间’,经历了一段游牧生活阶段。一直到古公亶父之时,周人迁居歧山之下的周原,‘乃贬戎狄之俗’,‘复修后稷之业’,从而振兴农业。因此,讨论先周祖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传说中的后稷发明农业是其第一阶段,从不窋开始‘窜于戎狄之间’到公刘居豳是第二阶段,从古公亶父迁歧到文王都丰是第三阶段。”(6)
而姬周祖的起源问题也就是第一阶段问题。br先周考古遗迹中位于古豳地区的长武县冉家乡(位于马莲河与泾河的交汇处)碾子坡是有代表性的。据主持发掘的胡谦盈先生推测:“碾子坡先周早期遗存的年代约稍微早于太王(古公亶父)时期,大致与殷墟二期文化相当(公元前1200年前后)。”(7)
到目前为止,渭水流域的先周遗迹主要有:
武功县境内的郑家坡遗址;
扶风县境内的北吕先周墓地;
宝鸡市境内的斗鸡台先周墓地;
凤翔县境内的西村先周墓地;
歧山县境内的贺家村、礼村先周墓地;
长安县境内的马王村、张家坡先周遗址。
其中从墓葬的习俗来看,“从碾子坡墓地到斗鸡台、北吕、西村先周墓地,再至西周早期,是一脉相承的。”(8)
这就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先周在关中最早的遗址碾子坡文化(公亶父前期)只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而在在公亶父前期以前,渭水流域、歧邑一带还不见有姬周文化的影子,那么公亶父以前的先周史也就不能从渭水流域寻找了。
对于先周文化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论,其中以胡谦盈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认为:姬周文化源于寺洼文化。“目前已知寺洼文化的分布范围如下:东起自泾水上游支流马莲河的一股旁溪合水川,陕甘两省接壤地带的子午岭西側;西达甘肃省兰州市南边的洮河流域;北约位于甘、宁两省的接壤地带;向南则深入陕西省的旬邑县、长武县、千阳县和宝鸡市的渭河南岸,以及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流域及其支流被峪河和岷江等地。”(9)胡谦盈经过分析指出:“(一)姬周文化存在众多浓厚的寺洼文化因素;(二)寺洼文化早于先周文化,但两者的年代基本接近并相互衔接;(三)泾水和汧两河流域是先周文化和寺洼文化的重叠地区,而泾水上游及其支流地区又是古文明记载的周人早期文化之间的某种新文化。因此我们认为周文化是在寺洼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可能是从寺洼文化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类型。”(10)
“胡谦盈先生将寺洼文化的族属认同于戎狄族。然而,姬周族与戎狄族显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姬周族窜于戎狄之后,虽受到戎狄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融合于其中。事实上,姬周族是经常遭‘戎狄攻之’。...这说明姬周族是不可能来源于属于戎狄文化的寺洼文化的。”(11)同样的,考古也证明了姬周文化不可能来源于属于戎狄文化的寺洼文化,这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李峰先生指出:“寺洼文化占比例最大的器类是马鞍形口双耳罐,这种罐根本不见于先周文化;寺洼居址中常见一种罐腹鼎,亦不见于先周文化。相反,先周居址的主要器类盆、深腹罐、尊、瓮等也不见于寺洼居址。总之,两者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12)
“要解决先周文化的渊源问题,尚需要进一步发掘,特别是泾水流域发掘出年代早于碾子坡遗址的文化遗存。1977年、1984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在伊克昭盟发掘了朱开沟遗址。《报告》作者认为第四段遗存相当于夏代晚期,第五段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时期,碳测数据表明第四段年代可能在距今3515年到3685年之间。朱开沟的蛇纹陶鬲、盆等器形均与先周文化有类似之处。”(13)
李峰的这翻话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有力的反驳了姬周文化来源于寺洼文化这一论断,而且为姬周文化探源指出了方向。
那么从哪里来追寻周人的发源地呢?
我们先来看看周人的尊夏。在《诗经》中多次提到了周和夏禹的关系,例如: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信南山》)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文王有声》)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韩奕》)
此外,在周文献《诗经》和《尚书》中,周人常常自称为夏人。例如:
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厕于时夏,允王保之。(《诗经.周颂.时迈》)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经.周颂.思文》)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有肇造我区夏。(《尚书.康诰》)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书.君奭》)
在《逸周书》中也有所载,例如在《逸周书.度邑解》中载:“自雒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周人为何如此尊夏呢?如果认为周和夏原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民族,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了。我认为,周人尊夏就是因为:周之先人原来在夏世代为“后稷”,后来虽然随着夏的灭亡,周人也奔于戎狄之间了,但是这个早期的记忆依然存在,这才会出现周人屡屡以夏人自称这种情况。
江林昌同意周人在夏世代为官之说,但是他又认为周人尊夏是因为“周夏同族,共出于黄帝。”(14)这一点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如果按照黄帝世系来解释周人尊夏的话,那么为什么周人不尊商呢?而按照黄帝世系来讲,周人和夏人的关系远没有周人和商人近。夏人是出于黄帝子昌意一系的,而商和周都是出于黄帝另一子玄嚣一系的。
李学勤先生就曾经以夏、商、周的关系来解释祝融八姓诸侯国的兴衰历程:“蜀与楚的同源,也是很有意义的传说。我们曾讨论过祝融八姓,指出八姓在夏商两代曾形成相当重要的诸侯国,到周代却大部分被视为蛮夷。仔细推考起来,八姓诸国的兴盛,主要是在夏代,己姓的昆吾、顾、彭姓的韦(豕韦),都是夏朝的支柱;豕韦在商代还是强国,最后终于为商所灭。商、周的相继兴起,是玄嚣一系取代了昌意一系。属于昌意一系的八姓,只剩下芈姓的楚国后来雄长南方,其余不是灭绝,就是衰替了。”(15)
可见,用夏和周的血缘关系来解释周人的尊夏是不可取的。而应该以周世代于夏为官来解释这一点。
既然周人在夏禹时代就和夏族在一起,那么我推测:周的先人后稷(指姜嫄之子)在夏为掌管农业的官员,而他在夏外的封地应该就是周族最早的起源地。
那么后稷的封地在何处呢?
我们再来看看钱穆的观点。
钱穆的观点和传统的周人源于渭水观点不同。他认为周人始于晋南,钱穆认为《诗经.公刘》中的“于京斯依”、“于豳斯馆”以及《史记》中的:庆节“国于豳”,其京与豳在汉代的临汾,今新绛县东北二十五里处。豳邠古今字,都是得名于汾水。随着周人迁移去了泾水流域,邠的地名也搬了家。若比较泾水与汾水的情形,汾水支流众多,当一个“分”字,远比泾水合适,在泾水流域,这个从分从邑的地名,如果没有其他更古的来源,实在是太突然了。据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汾水注”可知:在晋南有不少和周相关的地名,例如:汾阴的稷山,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这些也当和后稷有关。
另外,“豳在《吕氏春秋》中即称为东音,泾上明明在西,焉可以东为号?如以山西汾上为邠之命的来源,则汾域与歧山周原相对而言,颇复合东音的名称。”(16)
从另一方面看,夏代建国山西、河南,未及渭水流域,所以周人只可能是封于晋南而不会是陕西,而且周人在晋南的长久居住,以至使晋南地区的地名带上了明显的周的痕迹。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周人是起源于晋南的,而周和夏一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引用文献
(5)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6)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7)胡谦盈《太王以前的周史管窥》,《考古与文物》
(8)李峰《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9)胡谦盈《姬周族及其文化探源》,《亚洲文明》
(10)胡谦盈《姬周族及其文化探源》,《亚洲文明》
(11)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12)李峰《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13)李峰《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14)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浙江人民出版社
(15)李学勤《〈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走出疑古时代》
(16)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
中国传统文化网indent-size: 10.5pt"姬周的起源过去一般认为是在渭水流域,汉班固在《百虎通.京师》中记载:“周家始封于何?后稷封于邰。”晋代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写到:“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是也。”齐思和先生在《西周地理考》中也说:“周民族之为渭水民族,自来无异说。”但是果真如此吗?
要考察这个阶段的情况可以先看看先周时代关中地区的姬周考古文化的分布情况。
先周考古遗迹中位于古豳地区的长武县冉家乡(位于马莲河与泾河的交汇处)碾子坡是有代表性的。据主持发掘的胡谦盈先生推测:“碾子坡先周早期遗存的年代约稍微早于太王(古公亶父)时期,大致与殷墟二期文化相当(公元前1200年前后)。”(7)
到目前为止,渭水流域的先周遗迹主要有:
武功县境内的郑家坡遗址;
扶风县境内的北吕先周墓地;
宝鸡市境内的斗鸡台先周墓地;
凤翔县境内的西村先周墓地;
歧山县境内的贺家村、礼村先周墓地;
长安县境内的马王村、张家坡先周遗址。
其中从墓葬的习俗来看,“从碾子坡墓地到斗鸡台、北吕、西村先周墓地,再至西周早期,是一脉相承的。”(8)
这就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先周在关中最早的遗址碾子坡文化(公亶父前期)只相当于殷墟二期文化,而在在公亶父前期以前,渭水流域、歧邑一带还不见有姬周文化的影子,那么公亶父以前的先周史也就不能从渭水流域寻找了。
对于先周文化的起源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争论,其中以胡谦盈为代表的一种意见认为:姬周文化源于寺洼文化。“目前已知寺洼文化的分布范围如下:东起自泾水上游支流马莲河的一股旁溪合水川,陕甘两省接壤地带的子午岭西側;西达甘肃省兰州市南边的洮河流域;北约位于甘、宁两省的接壤地带;向南则深入陕西省的旬邑县、长武县、千阳县和宝鸡市的渭河南岸,以及甘肃省东南部的白龙江流域及其支流被峪河和岷江等地。”(9)胡谦盈经过分析指出:“(一)姬周文化存在众多浓厚的寺洼文化因素;(二)寺洼文化早于先周文化,但两者的年代基本接近并相互衔接;(三)泾水和汧两河流域是先周文化和寺洼文化的重叠地区,而泾水上游及其支流地区又是古文明记载的周人早期文化之间的某种新文化。因此我们认为周文化是在寺洼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并可能是从寺洼文化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新的类型。”(10)
“胡谦盈先生将寺洼文化的族属认同于戎狄族。然而,姬周族与戎狄族显然属于不同的文化。姬周族窜于戎狄之后,虽受到戎狄文化的影响,但并没有融合于其中。事实上,姬周族是经常遭‘戎狄攻之’。...这说明姬周族是不可能来源于属于戎狄文化的寺洼文化的。”(11)同样的,考古也证明了姬周文化不可能来源于属于戎狄文化的寺洼文化,这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李峰先生指出:“寺洼文化占比例最大的器类是马鞍形口双耳罐,这种罐根本不见于先周文化;寺洼居址中常见一种罐腹鼎,亦不见于先周文化。相反,先周居址的主要器类盆、深腹罐、尊、瓮等也不见于寺洼居址。总之,两者的区别是一目了然的。”(12)
“要解决先周文化的渊源问题,尚需要进一步发掘,特别是泾水流域发掘出年代早于碾子坡遗址的文化遗存。1977年、1984年,内蒙古考古研究所在伊克昭盟发掘了朱开沟遗址。《报告》作者认为第四段遗存相当于夏代晚期,第五段相当于二里岗上层时期,碳测数据表明第四段年代可能在距今3515年到3685年之间。朱开沟的蛇纹陶鬲、盆等器形均与先周文化有类似之处。”(13)
李峰的这翻话是非常重要的,他不仅有力的反驳了姬周文化来源于寺洼文化这一论断,而且为姬周文化探源指出了方向。
那么从哪里来追寻周人的发源地呢?
我们先来看看周人的尊夏。在《诗经》中多次提到了周和夏禹的关系,例如: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信南山》)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文王有声》)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韩奕》)
此外,在周文献《诗经》和《尚书》中,周人常常自称为夏人。例如:
允王维后,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厕于时夏,允王保之。(《诗经.周颂.时迈》)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经.周颂.思文》)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有肇造我区夏。(《尚书.康诰》)
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尚书.君奭》)
在《逸周书》中也有所载,例如在《逸周书.度邑解》中载:“自雒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周人为何如此尊夏呢?如果认为周和夏原来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民族,这一点就不能理解了。我认为,周人尊夏就是因为:周之先人原来在夏世代为“后稷”,后来虽然随着夏的灭亡,周人也奔于戎狄之间了,但是这个早期的记忆依然存在,这才会出现周人屡屡以夏人自称这种情况。
江林昌同意周人在夏世代为官之说,但是他又认为周人尊夏是因为“周夏同族,共出于黄帝。”(14)这一点我认为是可以商榷的,如果按照黄帝世系来解释周人尊夏的话,那么为什么周人不尊商呢?而按照黄帝世系来讲,周人和夏人的关系远没有周人和商人近。夏人是出于黄帝子昌意一系的,而商和周都是出于黄帝另一子玄嚣一系的。
李学勤先生就曾经以夏、商、周的关系来解释祝融八姓诸侯国的兴衰历程:“蜀与楚的同源,也是很有意义的传说。我们曾讨论过祝融八姓,指出八姓在夏商两代曾形成相当重要的诸侯国,到周代却大部分被视为蛮夷。仔细推考起来,八姓诸国的兴盛,主要是在夏代,己姓的昆吾、顾、彭姓的韦(豕韦),都是夏朝的支柱;豕韦在商代还是强国,最后终于为商所灭。商、周的相继兴起,是玄嚣一系取代了昌意一系。属于昌意一系的八姓,只剩下芈姓的楚国后来雄长南方,其余不是灭绝,就是衰替了。”(15)
可见,用夏和周的血缘关系来解释周人的尊夏是不可取的。而应该以周世代于夏为官来解释这一点。
既然周人在夏禹时代就和夏族在一起,那么我推测:周的先人后稷(指姜嫄之子)在夏为掌管农业的官员,而他在夏外的封地应该就是周族最早的起源地。
那么后稷的封地在何处呢?
我们再来看看钱穆的观点。
钱穆的观点和传统的周人源于渭水观点不同。他认为周人始于晋南,钱穆认为《诗经.公刘》中的“于京斯依”、“于豳斯馆”以及《史记》中的:庆节“国于豳”,其京与豳在汉代的临汾,今新绛县东北二十五里处。豳邠古今字,都是得名于汾水。随着周人迁移去了泾水流域,邠的地名也搬了家。若比较泾水与汾水的情形,汾水支流众多,当一个“分”字,远比泾水合适,在泾水流域,这个从分从邑的地名,如果没有其他更古的来源,实在是太突然了。据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汾水注”可知:在晋南有不少和周相关的地名,例如:汾阴的稷山,山上有稷祠,山下有稷亭,这些也当和后稷有关。
另外,“豳在《吕氏春秋》中即称为东音,泾上明明在西,焉可以东为号?如以山西汾上为邠之命的来源,则汾域与歧山周原相对而言,颇复合东音的名称。”(16)
从另一方面看,夏代建国山西、河南,未及渭水流域,所以周人只可能是封于晋南而不会是陕西,而且周人在晋南的长久居住,以至使晋南地区的地名带上了明显的周的痕迹。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周人是起源于晋南的,而周和夏一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引用文献
(5)江林昌 《夏商周文明新探》 浙江人民出版社
(6)江林昌 《夏商周文明新探》 浙江人民出版社
(7)胡谦盈 《太王以前的周史管窥》,《考古与文物》
(8)李峰 《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9)胡谦盈 《姬周族及其文化探源》,《亚洲文明》
(10)胡谦盈 《姬周族及其文化探源》,《亚洲文明》
(11)江林昌 《夏商周文明新探》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李峰 《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13)李峰 《先周文化的内涵及其渊源探讨》
(14)江林昌 《夏商周文明新探》 浙江人民出版社
(15)李学勤 《〈帝系〉传说与蜀文化》,《走出疑古时代》
(16)许倬云 《西周史》 三联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