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场上“东方精神”让志愿军所向披靡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揭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幕。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中朝界河--鸭绿江,因为一场战争举世闻名。

“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对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来说,这是一场被迫进行的战争,更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在辽宁省军区第一干休所,丹东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志愿军老战士姚广仁如是说。

朝鲜战场上,美军1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6个军没有一辆坦克;美军1个师有432门榴弹炮,志愿军1个师仅有12门山炮;美军1个团的火力强度超过志愿军1个军……不可思议的是,占尽优势的美军却输掉了这场战争。

是什么让志愿军战士所向披靡?毛泽东的答案是:“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

这“一股气”,后来被美军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郁郁葱葱的丹东市英华山上,坐落着抗美援朝纪念馆。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拾阶而上,试图从这里求解志愿军将士所展现的“东方精神”。

5000余幅历史照片,43000多件历史文物,开启尘封岁月,穿越时空隧道,让一幕幕历史重现眼前。

战争之初,麦克阿瑟扬言:“倘若中共部队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而实际情况是,第一次战役,久负盛名的“开国元勋师”美骑兵第1师即遭受重创;第二次战役,“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退回到“三八线”;第三次战役,“联合国军”再度后退至“三七线”附近。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