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以诗谒顾况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幽闲鼓吹》: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乃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

白居易,渭南下邽人。据今人考证,白居易在德宗贞元五年(789年)18岁时到长安谒顾况,顾况当时官居著作郎,为人颇挑剔,“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并不是一个乐于奖掖年轻人的前辈。从他以“白居易”姓名开玩笑打趣亦可看出。白居易诗,题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上引四句,为开头两韵,另有两韵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是“写诗得到某题”的意思,是进士考试常应训练者,类似于今之“模拟试题”一般。凭这样的诗才,应举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顾况随即改口,夸赞不已。白居易中进士在贞元十六年(800年)。从贞元五年到十六年,白居易一直随父居官在外,可知他以诗谒顾况只是应试的一个试探而已,直到十一年后才一举中第。不过,顾况当年为白居易“延誉”,应该说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