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名初探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纵横千里秦岭主峰太白山(标高3767米),神中有奇,秀里藏娇,高迈五岳,美冠九州

。比西岳华山高一千六百余米,比登之可以“小天下”的“五岳之长”泰山高出两千二百米

,与日本奉为“圣山“的富士山不相上下。日本遣唐使皇室伊达正宗王登太白奇峰,慕其神

秀,把日本仙台市一峻秀山峦改名太白山(标高321米),所在地称太白区。韩国亦慕名改

一山名为太白(标高1567米),所在地称太白市。

中国太白山,称雄世界,亘古如此,是人所共知的名山。但是提到“惇物”、“太乙”

,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对其名三更的原因就更鲜为人知。

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眉县知县李带双重修《眉县志》特编《太白山灵感录》卷,陕西巡抚毕沅为之序:“此书特为灵感录,为方州小志之创体”。

《太白山灵感录》开卷明义“终南、惇物,三代之山名也。太乙,垂汉之山名也。太白

、武功、魏晋之山名也。皆终南也。”

太白山夏商时叫惇物山。《禹贡通释》云:“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循渭南之山而又旋于

西矣。渭南之山由太华而西至于周至秦岭连亘,皆终南也。由周至而西至于眉斜太白垂山,

即惇物也。”

何谓惇物?《夏书》曰:“秦诗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惇厚也。厚物者,即东方朔所谓五、石、金、银、铜、铁、豫章、檀柘,百王可以取给,万民可仰足者也,是自尧禹周汉

皆谓物产终南饶物。”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人,西汉文学家,汉武帝太中大夫,以诙谐滑稽著名,后人传其异闻甚多,方士又附会为神仙。说明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太白山是个大自然的宝库。

太乙山,《汉书·地理志》云:“太乙山古以为终南”。《后汉书·郡国志》“武功有

太乙本终南。”到了魏晋,太乙山改为太白山。《水经注》中说:“县有太乙山,古文以为

终南,杜预以为中南也,亦曰:太白。山在武功县南,去长安二百里。”杜预,晋代人,伐

吴有功,封镇南大将军,曾兴修水利,人称杜父,学识渊博。《太白山灵感录》云“不知其

高几何。俗云: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亦曰:山下行军不得鼓角。鼓角则疾风雨至。”武功

太白,是因汉时武功县故城在眉县境内,县以山而名,太白山北之四咀山叫武功山。北魏又

把武功改为美阳,故《魏书·地理志》曰:“美阳有太白山。鼓角则疾风雨至。”是把太白

山神格化了。神格化也是出之有因。道教称太乙为全天最尊之神,太乙生两仪,太乙为太仪

。太乙的兴起,使日神炎帝为之避度。《九歌》称太乙为皇,日神为君,表示差等有别。

关于惇物山的记载,历代学者的地理著作中,有的只字未提,如《水经注》。有的认为

不是山名,如《雍录》。《太平环宇记》还认为“惇物即华山之别名。”因而后来学者各持

己见,众说纷坛。对此,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关中胜迹图志》中作了分析:“窃以雍州之

山,莫奇于太华,莫长于终南,莫神于太。”“所谓惇物者,惟太白足以当之。”

毕沅的论述很有道理且可信。毕沅是一位颇有名气的学问家,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

生于1730年,卒于1797年,江苏太仓县人,乾隆进士,曾任陕西巡抚、兵部侍郎、湖广总督

等职。毕沅治学范围广泛,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能诗文。

从我国著名的大山的命名看,用物产富饶、贫穷命名者少见,且三番两次更换山名者更

少。惇物——太乙——太白,为什么会有如此更变?试从人类发展史中生存方式和社会意识的演化的角度加以考究和溯源:

三代是我们祖先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一个时代。在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

靠狩猎生活。太白山的原始森林和丰富的食品资源,自然是先民们理想的生活、繁衍之地。

存在决定意识,从生活实践出发起名惇物山是合乎逻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奴隶社会代替

了原始社会,青铜器代替了石器,人类从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改为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

从山地的原始旷野迁移到平原有河流的地方——从太白山迁到渭水之滨。人类生活来源发生了改变,对太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的依靠就越来越小,“惇物”的概念就越来越淡漠,而改为太乙、太白。三代以后,统治者越来越信仰玉皇大帝,崇拜苍天。这种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在儒、道、阴阳家思想上有着突出表现。太,意含极绝,太白者极白之山,三教九流都想占有。这种种迷信思想给一切事物打上了烙印。这种烙印,自然也反映在山的命名上,同样是存在决定意识,著名大山逐步成为一些人修仙、拜神、祈雨的场所,成了神的象征。因而,太白山的山名在《太白山灵感录》中被解释为“太白者,西方神之名也,佐帝少昊执矩,而治秋令为金卦为兑,金壮水生,故多冰雪澍雨,兑,说也,故多灵感,湫池之水,诚求之愈百疾。”《灵异记》云“金星之精坠于终南主峰之西,因号为太白山。其精化为白石,状如美玉,时有紫气覆之。”

少昊,金天氏,黄帝之长子,名玄嚣。母曰嫘祖,见星大如虹,下降之祥,即有妊,十

有一月而生少昊,父黄帝崩,群臣推少昊为帝,以金德王天下,能修太昊黄帝之政,故曰少

昊。即位时,凤凰适至,众臣朝贺,大臣勾龙佐之,奏曰:“一念之善,暖风和气;一念之

恶,妖星厉鬼。吾主心正,天地之心亦正;吾主气顺,天地之气亦顺。”故天正国心顺,官

清民自安。“紫气覆之”圣瑞实和之气,亦寓国泰民安。故太白亦合太平之意。

惇物、太白如此,还因为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登上太白山,一脚踩长江,一脚踩黄河

,手摸青藏高原,是华北、华中及青藏高原三区动植物的交汇过渡地带。因而动植物兼有长

白山、西双版纳、青藏高原的品种,其垂直分带,是学术研究的良好基地。独叶草、紫斑牡

丹,称之为原始植物活化石,仅此独有,故称惇物名副其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