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初期的美韩关系:美国不断调整战争目的(3)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但是8至9月间,美国政府内部(特别是政策计划室和东北亚事务科之间)对战争目标的一系列争论最终将决策层引向越过三八线、以武力完成朝鲜统一的目标。9月1日,NSC81号文件“美国在朝鲜的行动”出台,指出在和参与联合国行动的盟国协商之后,美国可以考虑制定在北朝鲜的行动计划。对于在北朝鲜的行动,文件认为应定位在“解放”而非“报复”上面。这份文件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前美国跨过三八线的政策依据。

李承晚自致信杜鲁门以后,一直希望美国公开发表有关废除三八线的政策声明。9月8日,韩国大使张勉会见腊斯克时提出,韩国方面从未承认过三八线。腊斯克回答说,政府还不能就三八线问题表明具体的立场或者对未来政策做出承诺,因此不能完全支持韩国在该问题上的态度。11日,艾奇逊在致驻韩使馆的电报中说,对于李承晚屡屡提到的三八线,“重要的是,所有同李承晚和其他韩国高级官员打交道的美国人都应谨慎避免就此问题表达看法,以被解读成美国政策的表露”。美国对韩国政府呼吁的处理,由不赞同到不表态的变化,与国务院高层准备越过三八线的决策过程是相对应的。

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作战,将北朝鲜军队拦腰截断。在釜山附近的美国第八军与登陆军队形成呼应,导致北方军队急速溃败。联合国军的速胜极大地膨胀了麦克阿瑟的野心,同时也令华盛顿官员失掉了应有的谨慎。26日,参谋长联席会议拟定了给麦克阿瑟的命令,称根据NSCSl/1号文件之原则,“战争的目的是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在中苏军队不介入或者不威胁介入的情况下,允许于三八线以北地区采取包括两栖装备、空降和地面等手段的军事行动”。参联会同时给麦氏划定了禁区。尽管已经决定越过三八线,决策层仍然担心苏联和中国会出兵干预。

9月29日,李承晚会晤麦克阿瑟,当时在他头脑中只有一个问题了:何时开始越过三八线,消灭北朝鲜军队。李对麦氏说:“我们应立即动身。他们没有时间集结,毫无反抗能力。”10月1日,韩国军队首先进入三八线以北地区。次日,苏联向联合国提出一项关于停战、撤出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提案。这无疑是给美国吃了一粒定心丸,可以令麦克阿瑟放手一搏了。7日,包括美国第八军在内的联合国军不顾中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屡次警告,悍然跨过三八线。美国卷入战争的目标在实践上发生了改变:由恢复原状变成了“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这在本质上反映了韩国政府的目标。

(二)

第一頁    上一頁    第3頁/共7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第03頁 第04頁 第05頁 第06頁 第07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