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飞机--DFS228侦察机

王朝军事·作者佚名  2010-03-16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Deut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Fur Segelflug DFS 228

制造公司

Deutsches Forschungsinstitut Fur Segelflug

用 途

侦察机 乘员1人 1945年

发动机

1*1500Kg推力Walter 509A-1火箭发动机

最大速度

1000KM/h

升 限

23000M

重 量

最大起飞重量:4200Kg

外形尺寸

翼展:17.56M 长:10.58M

简 介

1940年,DFS(德国滑翔机研究院)开始研究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若干问题。当时,能推动飞机超音速飞行的只有火箭发动机。按照计划,研究将分三阶段进行。

1、发展一种能支持超音速飞行的增压座舱和紧急逃生的办法。

2、寻找适合超音速飞行的机翼后掠角度,虽然DFS已从Heinkel P1068获得了各种后掠角度机翼有关资料。

3、集中上述两个步骤的成果,研制一种超音速飞机,即DFS 346。

德国空军批准了DFS228计划,并要求除了研究工作外还应该是一种高空侦察机。

1943年,DFS228的第一架原型机完成。飞机机身分三段。头部:飞行员座舱;中部:着陆滑撬、燃料箱、照相机;尾部:Walter HWK509A-1/A-2火箭发动机。机翼为全木结构。V1原型机采用正常的飞行员座椅位置,但为了不影响飞机的光滑外形和便于飞行员逃生,V2改为独特的俯卧式驾驶姿态。

飞行方法十分独特,飞机由载机(通常是Do217)携带升空,飞到10000M高空。然后,DFS228起动火箭发动机,爬升到23000-25000M高空,在此高度上飞过侦察目标,靠滑翔返回基地。

高空飞行时如发生事故和增压舱的压力突然发生下降,四个爆破螺栓爆破,增压舱和机身脱离。舱体在降落伞下下降到安全高度,压缩空气将飞行员推出舱外,飞行员用自己的降落伞安全着陆。这套系统战后在苏联缴获的DFS346飞机上成功地进行试验。

1944年约有40架DFS228进行试验,由于没有火箭发动机供应,一直都是滑翔飞行。1945年5月,V2原型机被破坏,V1原型机被美军缴获。

第一頁    上一頁    第1頁/共2頁    下一頁    最後頁
第01頁 第02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