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轻型防空巡洋舰
―― 亚特兰大级

朱诺号(CL-52,“Juneau”)
【建造背景】
????由于1936年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美国海军自1936年10月开工建造圣路易斯号后,直到1940年4月没有开建一艘巡洋舰,这个时期长达40个月。为了应付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军迫切需要建造新舰,但在舰型的设计上还未能达成一致。伦敦海军条约限制轻巡洋舰的最高吨位是8000吨,且主炮不超过6英寸。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建造就相当于缩小版的布鲁克林级,另一种意见是建造更轻型的巡洋舰,以便与驱逐舰协同作战。在投标竞争中发现双联装的6英寸/47倍身管长的主炮效能不佳,因此采用了5英寸/38倍身管长的新式主炮。经过一年多的争论,1937年7月才最终确定了建造标准排水量6000吨的亚特兰大级轻型巡洋舰。
????亚特兰大级的船体类似布鲁克林级,保留了舰尾的横梁,后甲板下甚至还有机库。主机包括四台高压锅炉。与其他美国巡洋舰不同的是,它采用了与驱逐舰类似的双轴涡轮,可产生75000马力,达到32.5节的最高航速。在试航中亚特兰大号开出了78985马力,33.67节的最高速,当时的排水量为7404吨,在战时因为装备了更多的武器,航速有所下降。
????主炮为16门5英寸Mk 12型,口径与驱逐舰的相同,但是炮塔超多,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舰桥前方和舰尾各有三座双联装炮塔,在舰体后部指挥塔两侧还有两座。防空设置包括三座四联装高炮,两座并列于舰桥左右,第三座在后部指挥塔上方。为了更符合驱逐舰编队旗舰的作战身份,还安装了两座从早期重巡洋舰上拆除的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后来又换装了从西姆斯级驱逐舰上拆下来的四联装发射管。其他武器包括声纳和深水炸弹,无舰载机。
????亚特兰大级共建成四艘,两艘战沉,堪称美国海军战功卓著的一级战舰。因其在战争初期就已建成并加入太平洋舰队,几乎参与了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每一次军事行动,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海军在本级舰的基础上变动了防空武器,又建造了七艘奥克兰级轻巡洋舰。
【战斗历程】
????亚特兰大号: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为第10巡洋舰舰队的旗舰。后转入太平洋舰队的第11巡洋舰舰队,仍担当旗舰。1942年6月,编入第16特混舰队,与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一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后来作为TF61.2的成员南下瓜岛,8月24/25日参加东所罗门群岛海战,10月又编入TF64参加了圣塔克鲁斯海战。后来一直活跃于该地区,不断为瓜岛守军输送补给。11月12/13日,在瓜岛战役里最惨烈的瓜岛以北海战中,遭遇日本舰队。本舰首先被日驱逐舰“晓”号的鱼雷击中,后又遭到己方“旧金山”号重巡洋舰的误击(也有资料认为是日本军舰击中了它),美舰队副司令斯科特将军也在此时阵亡。鱼雷给亚特兰大号的左舷动力舱造成很大破坏,使其逐渐丧失动力。13号中午在瓜岛北方三海里处被放弃并自沉。日舰“晓”号也在此役战沉。
????朱诺号:完工后编入大西洋舰队第10巡洋舰舰队,后转入第8巡洋舰舰队。在1942年8月22日转入太平洋舰队前,参与了对维希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Martinique)和瓜达鲁佩岛(Guadaloupe)的封锁。在太平洋舰队中,它首先服役于第11巡洋舰舰队。9月上旬,编入第18特混舰队,该舰队的主力是“黄蜂”号航母,但不幸的是该舰于9月15日被日潜艇击沉,“朱诺”号救起了部分幸存者。后又加入TF17(主力为“大黄蜂”号航母),参加了对肖特兰岛的空袭和圣塔克鲁斯海战。11月上旬,作为TG62.4的成员也参与了12号晚上的战斗。在“亚特兰大”号被重创的同时,“朱诺”号的左舷挨了一枚鱼雷,丧失了一半动力。第二天中午返航途中,这艘不幸的战舰又中了日本潜艇伊-26号的鱼雷,在20秒钟内即沉入大海,其余美舰因为害怕被攻击而未施救援,“朱诺”号上仅10人幸存。阵亡者中包括著名的沙利文五兄弟,从此美军不再把一家人分配在同一艘战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