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重巡洋舰
――最上级重巡洋舰
Mogami Class
最上级共有4艘,分别是最上号、三偎号、铃谷号和熊野号
【 最上号 Mogami 】

重巡洋舰最上号其实原本并非重巡洋舰,我们可以从她的舰名看出.最上取名自日本的最上川,所以依照日本海军的命名规则来说,应该是一艘轻巡洋舰.事实上,最上号本来是一艘轻巡洋舰,后来才换装主炮,摇身一变为重巡洋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呢?
在华盛顿军缩条约的限制下,日本建造了八艘条约型重巡洋舰,他们是妙高级和高雄级.而伦敦海军军缩条约则限制了小型舰的建造,在此条约的限制下,日本建造了四艘新轻巡洋舰,他们就是最上型轻巡.在军缩条约中对于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的规定如下:两种舰种的排水量都必须在一万吨以下,而两者的差别在于搭载六点一??(十五点五厘米)主炮的算为轻巡洋舰,而搭载八??(二十点三厘米)主炮的算为重巡洋舰.日本既然在军缩条约中主力舰的建造上处处受限制,当然想尽一切方式来增加主力舰的数目.于是就把脑筋动到了最上级轻巡上.
最上级虽然是一级轻巡洋舰,但是它的舰体却跟重巡洋舰不相上下,排水量也跟高雄级,妙高级同等.因为舰幅十分宽广,装置十五点五厘米连装炮塔似乎觉得可惜,于是就装上了三连装炮塔.结果竟然装上了多达五座,总数十五门的主炮.这个十五点五厘米三连装炮塔是日本海军第一次使用的三连装炮塔.以前三后二的方式布置,高雄级,妙高级的前面三个炮塔是以金字塔型来配置,而最上型则是以渐高的方式来配置,第一炮塔跟第二炮塔一样高,而第三炮塔高起来.即使装上五个三连装炮塔,整艘船看起来也不致拥挤.
除了主炮之外,最上级还配备了十二点七厘米高射炮八门,六十一厘米鱼雷发射管竟达十二门,比改装前的高雄级还强,另外拥有弹射器两具,水上侦察机三架,都是重巡级的装备.如此来说,最上级可说是日本的轻巡之中最强的一级.
当然,这么强的轻巡洋舰是依重巡洋舰来建造的,日本海军的本意是要把他们改造成重巡洋舰.昭和十二年(1937)军缩条约失效之后,这四艘轻巡就被换上八?贾髋?,偷偷的变身为重巡洋舰.六点一?既?连装主炮五座倍换成八?剂?装主炮五座,炮塔布置方式没有改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最上号和她的三艘姊妹舰组成了第七战队,隶属于小泽治三郎中将率领的南遣舰队,参加了马来半岛攻略作战,和巴达维亚海战.第七战队击沉了攻击日本登陆部队的美军重巡洋舰休斯顿号和澳洲皇家海军的轻巡洋舰珀斯号.在这之后转向印度洋攻略,从事于商船破坏战.获得了很大的战果.
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的中途岛大海战中,重巡洋舰第七战队被编入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率领的攻略部队中,在栗田少将的率领下担任护卫登陆攻略部队的责任.在四艘日本空母含恨沉入大海后,第七战队回航归国,却在途中发生了撞船的悲剧.当时正是凌晨时分,熊野号发现了美军潜舰,全战队随即紧急回头规避,没想到最上号竟然跟三隈号发生碰撞,结果损失了十二公尺的舰首,速度只剩十二节.栗田少将留下两艘驱逐舰和三隈号陪伴最上号,但是在后来的空袭中三隈号却被击沉,而最上号则中了六枚命中弹.舰运强盛,最上号安然的回到威克岛.
最上号在昭和十八年(1943)撤去了后部炮塔,将位于后部桅竿和后部炮塔群之间的水上机整备甲板延伸到舰尾,延长了飞机搬运轨道,增设了转向点,成了一艘能搭载十一架水上机的航空巡洋舰.跟伊势型航空战舰同属日本海军的怪胎.但是最上号航空巡洋舰的目的并不是要形成一支空中打击力量,而是善尽巡洋舰的本职-充当舰队耳目,加强侦搜能力.
但是最上号仍难逃一沉.她的最后一战就是莱特湾大海战.最上号此时属于西村舰队.十月二十四日七时,西村命令最上号弹射水上侦察机起飞前往雷伊泰湾侦查.西村舰队拥有战舰扶桑号,山城号,重巡最上号,和四艘驱逐舰,力量薄弱,而且速度有如龟步.侦察机回报发现战舰四艘,巡洋舰二艘,运输船八十艘,苏利哥海峡发现驱逐舰四艘,鱼雷艇若干.这是日本海军在这场战役中获得唯一的,极为重要的雷伊泰湾中美舰的情报.栗田舰队的参谋长小柳中将曾说:"这是整个作战中栗田舰队收到的关于敌情的唯一一份情报" .
虽然知道局势对自己不利,但在这场日本海军最后的决战中,西村祥治将军选择了依原计划突入莱特湾,结果,在苏利哥海峡遭到美军大批军舰以逸代劳的围攻,舰队一去不返.美军在奥登多夫少将的率领下,拥有战舰六艘,重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四艘,驱逐舰二十一艘,当最上号跟扶桑号冲进海峡出口时,美军的战舰老早就排成一列,形成一个圆弧,而焦点正落在只能以舰首炮门反击的日舰上.扶桑号战舰被炸成两截,而最上号成了一团在海上漂浮的火球.
后来志摩舰队擅自赶到湾内,看见断成两节的扶桑号还以为那是山城号跟扶桑号两艘战舰,悲伤不已,当时正是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三十分,发现了在前方八?纱τ械蟹浇⒍?,又在右前方发现了正在燃烧的最上号,志摩下令舰队右转发射鱼雷,结果在发射完以后,那智号重巡回头撞上了最上号,最上号左舷被撞出一个大洞,伤势更重.最上号上正忙于救火的官兵见着了不禁破口大骂"混帐!看不见着火的军舰么?!".
志摩舰队在射完鱼雷五分钟后,一边放着烟雾一边撤退.奥登多夫舰日舰逃去,派出两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前往追击,遇到了在海上挣扎的最上号,再给她一击,使得刚刚控制好的火势又在度复发.但是最上号脾气固执,历经战舰炮击,友舰冲撞,再加上这一记回马枪,仍不肯沉没.
天亮了,恶梦尚未结束,美军机大批来袭,舰载爆击机和B-24大型轰炸机接踵而来,伤痕累累,处于弥留状态的最上号又再次面临死亡危机.在一阵猛烈的攻击后,最上号失去了航行能力.在自军鱼雷的面前咽下她最后一口气.
建造所 吴工厂
起工 昭和六年十月七日
下水 昭和九年三月十四日
竣工 昭和十年七月二十八日
排水量 1,1129吨
全长 200.6m
全幅 18.22m
速力 36.5节
航续力 14节/时8000??
兵装 15.5cm60倍径主炮十五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系统附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三架,射出机二基
主炮换装 昭和十五年四月十二日主炮换装完了
换装后的要目
排水量 12400吨
全长 200.6m
全幅 20.51m
航续力 14节/时7463??
速力 35节
兵装 20.3cm50倍径主炮十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三机
射出机二基
航空巡洋舰改装 昭和十八年四月三十日航空巡洋舰改装完了
换装后的要目
排水量 12200吨
全长 200.6m
全幅 20.51m
航续力 14节/时7700??
速力 35节
兵装 20.3cm50倍径主炮六门
12.7cm高角炮八门
25mm机枪三十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十一机
射出机二基
丧失:昭和19年(1944)12月13日
舰名由来:因为是原本计划为轻巡洋舰,所以依河川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庄内平原的最上川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曾尔章 (海兵44期) 昭和16.9.10
佐佐木静吾 (海兵45期) 昭和17.11.10
相德一郎 (海兵45期) 昭和18.4.14
藤间良 (海兵47期) 昭和19.4.10
【 三偎号 Mikum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