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军重巡洋舰
-- 青叶级重巡洋舰
Aoba Class
青叶级共建2艘,分别是青叶号和衣笠号
【 青叶号 Aoba 】

本舰以及及其姊妹舰衣笠号是重巡洋舰古鹰型的改良型,而且也是日本军舰中最早装上弹射器的一批,本级舰和古鹰型的最大差别是,在建造之初即是装用二十厘米连装炮塔三基六门, 而新型的连装炮塔也采用了新型的炮弹装填方式,其方式是弹丸由弹药库经由一支纵的圆筒上升至炮塔内,即是所谓的向上式扬弹装置,而且,导入了自动化的装填机,使得青叶号和衣笠号在炮弹装填时间上大为缩短.本舰在外观上和古鹰型也有稍稍的不同,青叶型的舰桥更加的大;弹射器置于后樯和第三炮塔之间,而古鹰型则是布置在后樯和烟囱之间,也可以说是两型舰的后樯位置不同.
于昭和十二年开始的近代化改装的重点在于船体强度的强化,和船体的复原性.将中甲板的鱼雷发射器删除,减少了四门发射管.所谓的复原性指的并不是船舰被破坏之后的修复性,而是船重心的高低,会影响到军舰在海上航行的稳定度,由于种种的军缩条约的限制,不能建造太多军舰,所以就强化所建造的军舰的武装,来扳回在数量上的劣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日本军舰都是满载着过量的武装,但是超载的武装将导致重心偏高,使得军舰的复原性低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悲惨的友鹤事件,友鹤号是一艘不满六百吨的水雷艇,但却被施以和二等驱逐舰相当的武装,结果在昭和十年三月十二日的恶劣天气中翻覆沉没.自此以后,日本海军开始检讨有关新造舰的复原性问题.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本舰是第六战队的旗舰,率领着僚舰古鹰号,加古号,衣笠号参加了威克岛攻略战,珊瑚海攻略战等行动.昭和十七年七月七日,第六战队归于由三川军一中将麾下的第八舰队,在第一次所罗门海战中大显神威,和僚舰一起并肩作战,获得击沉美澳联军重巡洋舰四只,击破一只的辉煌战果.但是在昭和十七年十月的沙弗岛夜战中受到美军重巡洋舰的雷达射击,舰桥遭受破坏,第六战队司令官五藤存知少将当场战死.
之后,本舰于昭和十八年四月三日在新爱尔兰停泊中遭到敌机的攻击,机关室正上方的上甲板遭到直击弹的攻击,发生了大火灾,但是凭借着其强韧的生命力,参加了十九年十月的捷一号海战,在马尼拉湾口遭受雷击,造成航行不能的惨况,被曳航至本土修复.在昭和二十年七月的空袭中,青叶号的船尾被炸段,大破着底,结果只能这样迎接终战,于战后解体.
建造所 长崎三菱造船所
起工 大正十三年一月二十三日
竣工 昭和二年九月二十日
排水量 7100吨
全长 185.17m
全幅 15.83m
速力 34.5节
航续力 14节/时7000??
兵装 20cm主炮六门
12cm高角炮四门
61cm鱼雷发射管十二门
水侦一架,射出机一基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五年十月三十日改装完了
排水量 9000吨
全长 185.17m
全幅 17.56m
航续力 14节/时8223??
速力 33.43节
兵装 20cm主炮六门
12cm高角炮四门
25mm机枪八挺
13mm机枪四挺
次发装填装置附61cm鱼雷发射管八门
水侦两机
射出机一基
丧失:昭和20年(1945)7月28日
舰名由来:因为是重巡洋舰,所以依山名来命名,由来是位于军港舞鹤市北东的青叶山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久宗米次郎 (海兵41期) 昭和16.7.26
荒木 传 (海兵45期) 昭和17.11.10
田原吉兴 (海兵43期) 昭和17.12.31
山森龟之助 (海兵45期) 昭和18.2.24
山澄忠三郎 (海兵48期) 昭和19.6.4
村山清六 (海兵42期) 昭和20.1.1
【 衣笠号 Kinugas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