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丸陆军特殊船
ShinShiu Maru

本舰于1932年委托海军舰政本部进行设计,1934年竣工。因为是特殊兵器,所以拥有极高的保密等级,一般的陆军将校如果没有陆军大臣的特别许可,是无法上舰一窥究竟的。
本舰有三层甲板,最下层甲板拥有大发、中发、小发3种规格的艇库共可携带登陆舟艇50艘。登陆作战时满载兵员和战车的大发艇从舰身后部的开放口驶出,专门装载兵员的中发和小发从舰身中央的开放口出入。上甲板是舰员的起居空间和工作间,最上层的马栏甲板原来设计用来运载马匹的,后来在设计时因为航空时代的来临而改成飞机库,不过为了保密,仍沿用马栏甲板的称呼。本舰运载飞机的目的并非为了海上空战,而是在登陆之后,把搭载的飞机送到临时建设的简易机场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用。后来陆军曾委托海军空技厂进行弹射器的研究,并在1935年7月广岛湾演习中成功弹射出12架九一式战机。不过由于后续机种的开发不顺利,使本舰计划中的航空功能只能停留在实验阶段。
中日战争爆发后,从1937年11月5日的杭州湾登陆开始,本舰几乎参加了陆军所有的登陆作战。在作战中发现,该舰先进的换乘方式比起传统的步兵登陆方法效率提高了几倍。顺带一提的是:为了保密,本舰还有数个名称以供轮换使用(GL丸、MT丸、龙城丸、土佐丸等)。
1941年12月4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该舰满载山下奉文的25军离开海南岛,并于7日成功执行了马来半岛登陆作战。1942年2月18日又装载了陆军中将今村均的16军在第5水雷战队的掩护下实行了荷属印度攻略作战。28日夜间,在爪哇岛万丹湾锚地的日本登陆舰队突遭美澳海军奇袭,本舰在混乱中意外被己方的氧气鱼雷击中右舷而翻覆。由于湾内水浅,日军随后对该舰进行了打捞修复。1943年该舰返回本土进行大修。
修复后的神州丸一直从事普通的运输任务。1945年1月3日,停泊在台湾左营外海的神州丸遭美机空袭重创,弃舰后又被美国潜艇鱼雷射中而沉没。
总吨位 8108吨
水线长 144米
宽 22米
满载吃水 4.2米
动力 7500轴马力
速度 20.4节
武装 75毫米高炮8门
20毫米机炮12门
舟艇 大发30艘
小发10艘
飞机 九一式战机12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