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85 中型坦克

为了对付德国出现的新型坦克,1943年秋T-34坦克开始改装85mm火炮,并且针对苏联坦克协同作战能力差的弱点,增加了无线电通讯设备,并因此增加了一名机电员。T-34/85的炮塔随装甲和火力的提升,变的更大,被德国坦克兵称为“大脑袋T-34”。同年12月15日T-34/85被批准投入大批量生产,该年共生产283辆,1944年就猛增至11000辆。T-34/85成为后期苏联坦克部队的主要装备,同“豹”式相比,火力和装甲虽然稍有不及,但性能可靠、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全重也大大小于豹式,战时产量多达18000辆以上,因此从整体作战能力上压倒了德国坦克,达到了T-34系列的完美境界。战后多次战争参战的T-34坦克几乎均为这一型号,新中国成立初期坦克部队的中坚力量也是这种坦克。
生产数量 18480辆(不包括战后生产)
长度/宽度 6.1m/3.00m
高度 2.72m
重量 32吨
乘员数 5人
发动机 V-2-34M型 500马力
最高行进速度 公路55km/h,越野30km/h
最大行程 公路400km,越野249km
耗油量(升/百公里) 公路270
燃料载量 545升 270升附加油箱
爬坡性能 35°
涉水深度 1.3m
越障高度 0.76m
越壕宽度 2.5m
主要武器
ZiS-S-53 85mm坦克炮,54.6倍口径身管,备弹55-60发,仰角-5°~ 20°
辅助武器 2 X 7.62mm DTM机枪,备弹1920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