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后,刘伯承虽然担任了中共中央军委战略小组组长,实际已经赋闲了。
赋闲未敢忘忧国。
1966年“文化大革命”狂潮冲天而起。他把陈毅叫到家里来问情况。
刚听到陈毅下车的声音,刘伯承就摸索着迎到书房门口:“是陈老总来了吧?快讲讲,城里怎么样了?听说国防部大楼也被冲了,这还了得!还有贺胡子,你这几天见到他没有?小平同志的情况怎么样?”
陈毅不想谈这些烦心事,岔开话题问:“怎么样,老同乡,最近身体可好?”
刘伯承摇着头,叹息着说:“不行喽,啥子也看不清了。看样子,我这只左眼也快要瞎了。”
“瞎了好。俗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嘛!”陈毅心里窝火,语气也冲,说完往沙发上一坐,重叹一口气。
刘伯承与陈毅心灵相通,他明白挚友的感受,接过话:“就是我们又瞎又聋了也不成,我们还有一颗热心呀!你还是说说小平同志的情况吧。”
陈毅说:“小平的日子不好过,林彪、江青给他安上了‘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政治帽子,看样子,凶多吉少。”
刘伯承痛心疾首地说:“这怎么得了!这怎么得了!”
不久,邓小平被打倒,后流放江西。刘伯承基本上闭门不出,偶尔到陈毅寓所串串门。
1972年1月6日,陈毅不幸离开人世。噩耗传来,刘伯承精神上遭到巨大打击,沉浸在撕心裂肺的悲痛之中。这时,他已年届80,左眼完全失明。在秘书的搀扶下,他来到医院。人未进门,哭声已经响起。他恨自己双目失明,不能再亲眼看看老友的遗容。他颤巍巍地走近床边,俯下身子,用手一寸一寸地抚摸着陈毅的遗体,从清瘦的面颊到腹部。嘴里一遍遍地呼唤:“陈老总呀,我刘瞎子离不开你这根拐杖呀!”
此情此景令在场的护理人员无不潸然泪涌。就在这时,他更加思念自己的老伙伴邓小平。
1973年以后,刘伯承丧失了思维能力。两年后,他又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尽管多年来,刘伯承基本上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但邓小平1975年再次面临被打倒时,从北京
传出一个政治消息,无翼而飞,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各个角落:刘伯承说,“我死了之后只要一个人为我主持追悼会,那就是老邓。”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围绕解放邓小平,中国政坛再次传遍了刘伯承的遗嘱。这次是日本学者首先披露,然后流传一时。日本学者竹内实等人撰文说:刘伯承对前来看望自己的华国锋说:“我死后只提一个要求,就是要邓小平主持追悼会,否则决不进八宝山,让我的儿子把我的尸体扔进荒郊野外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