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记者梁卓钧编译报道)北京奥运完满结束后,北京把焦点移至经济发展。
9日,北京推出总值四万亿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以维持及促进经济发展。《泰晤士报》12日发表署名文章,讨论中国推出刺激经济计划的目的及意义。文章摘译如下﹕
刺激经济计划所需要投入的实际资金仍是难以估计。但是,对中国,以及15日举行的华盛顿金融峰会来说,中国推出的刺激经济计划所展现的影响力是不能忽视。

当西方世界仍深陷于金融危机时,中国现正处于非常有利的环境,虽然中国的金融体系仍未算成熟。
北京担忧金融危机,会使国际对中国出口货品的需求下跌,故此北京推行刺激经济计划。中国去年及08年上半年度录得充足的财政盈余,中国领导人承诺对基础建设进行巨额投资。分析人士相信,许多工程都已经上马。交通、住房、农村基建、水、电、科研及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将会是重点发展的项目。
美国引发金融海啸后,分析人士估计,中国可能会动用其二万亿的外汇储备,为崩溃的西方经济体系"消灾解困"。但当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15日举行的全球金融峰会时,将传递的讯息会是﹕我们已经宣布了刺激经济方案了,你们还在干啥?其他国家也不可无缘指摘中国,英国首相布朗11日说﹕"这刺激经济计划不但能有效刺激中国的经济,同时亦能刺激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然而,除了中国以外,那一个国家能够推出如此巨额的刺激经济计划呢?奥巴马入主白宫所筹得的选举经费,也只有六亿四千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