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骆越遗址发现脱壳稻谷用的石磨棒。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锣圩古骆越遗址发现的石锤石锛。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古骆越文化遗址发现大石铲碎片。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
广西文化厅11月17日透露,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的古医药专家在考察南宁市武鸣县锣圩古骆越文化遗址时发现了成片罕见的野生薏苡。古骆越文化遗址野生薏苡和野生稻等远古“活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古骆越“都广之野”“百谷自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据介绍,战国时代[注: --地图 广义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 年,而实际上具体时间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 年~公元前221年。]成书的著名古籍《山海经》记载“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这“都广之野”“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汉代的古籍《淮南子》也记载“都广之野”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日中无景”,即“都广之野”夏至季节太阳直射,立竿没有影子。许多专家根据这些特点考证“都广之野”就是古骆越人的发祥地古骆越水流域。
近年来在古骆越水流域的隆安、武鸣等地的多处古骆越文化遗址发现了成片的野生水稻,现在又在这些地方发现了成片的野生薏苡,这些野生“百谷”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古骆越水流域就是传说中夏代前的“都广之野”。
武鸣县锣圩的古骆越文化遗址是一个6000年前的新石时代遗址,在这古骆越文化遗址上发现了贝丘[注: 古代人类居住遗址的一种﹐以包含大量古代人类食剩馀抛弃的贝壳为特征。日本称为贝冢。大都属于新石器时代﹐有的则延续到青铜时代或稍晚。]祭祀遗址、大石铲祭祀遗址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附近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注: 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年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岩洞葬遗址,这些文化遗存都说明这里是一个古骆越人重要的大聚落。
薏苡是古骆越人的重要粮食植物也是重要的药用植物,食用薏苡防治脚水肿病和疫气是古骆越人对中华医药的重要贡献。《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率军南征交阯:“会暑甚。士卒多疫死,援亦中病”后来用骆越民间服用薏苡的偏方才防治了疫气的侵害。因此“援在交阯,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近年来中国医药专家研究这一骆越古药方,从薏苡仁中提炼出防治肺癌的新药薏苡仁油,古骆越医药遗产又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