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乐亭县古滦河生态公园建筑工地发现一明代墓志铭——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墓志铭,碑额为“明资政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西塘王公暨配夫人李氏合葬墓志铭”。王公即王好问,在《乐亭县志》中有明确记载。
该墓志铭高60厘米,宽60厘米,厚20厘米。为墓志铭撰文的是明代大学士许国,进士、吏部尚书[注: 吏部尚书,中国古代官名,六部中吏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铨叙、人事部长,雅称大冢宰。-libushangshu]杨魏为其书丹,进士、兵部尚书[注: 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明代正二品,清代从一品。相当于现在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郑洛为其篆额。
王好问,字裕卿,别号西塘,乐亭双庙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先后任大理少卿、太仆、通政使、工部侍郎,刑、户两部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户部尚书。墓志铭记载了王好问为官期间的几件事,一是查办了一个无人敢管的巨富,二是曾为了削弱臭名昭著的“宦官集团”的权势而多次上书,请求皇上不能任阉官为监军,三是劝谏皇上进行政治改革,四是在南京任职期间,适逢江南饥荒,先大胆开仓放粮,后报朝廷,受到了百姓的拥戴。王好问为官清廉,生活简朴,酷爱读书,著有《春煦轩集》三十六卷。墓志铭中还记载了王好问的子嗣后代,这些记述与《乐亭县志》的记载完全一致。
2010年8月,在发现该墓志铭处曾发现过“明太子少保户部尚书西塘王公神道”。墓志铭的发现为研究王好问这一人物又一次提供了确凿的物证,为研究乐亭县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河北省乐亭县博物馆 贾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