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一张我在“北洋水师”网站上找来的照片。事实上这张照片是如此广为人知,我印象中好像高中里用过的历史教科书都有这张图。前几天抽空到军博转了一圈,在近代馆中居然发现这张照片被放大成有1*0.65米摆在那里。
不过更叫我感兴趣的是,图片中展示的到底是什么兵器?
军博的图片说明是:“克鲁森37式架退炮”,北洋网站上的说明是“中国生产的格鲁森后膛行营炮”,记得高中历史书上好像是说“金陵制造局制造的大炮”。跑到图书馆找到国防工业出版社的《火炮与战争》,上面说那是“克虏伯式37毫米2磅后装线膛架退炮”,居然还言之凿凿的。可就是在军博那幅长1米多的放大图前,我对这幅观察过不下数十次的图片产生了极大的疑惑:
1、 在炮架后方底地上的那截炮管与炮架上的“炮管”口径明显不一致;
2、 仔细看炮架上的那个“炮筒”,可以发现它绝对不是单支的炮管,前端有多条痕迹,应当是多支身管并联在一起构成的。
本人在轻兵器方面基本是盲人,只能硬着头皮揣测这种奇怪武器的属性。多亏在军博多看了一眼,注意到炮架下方有一个带有37个点的盘状物—这不可能是炮的零件,而是子弹盘。这下我终于可以下结论了:这是某种现在存世的蒙蒂尼机枪还有两挺,都是25管的,一挺在法国巴黎,一挺在德国科不伦茨。
至于图中的另两种有意思的武器,也颇值得一提。在37发子弹盘后面的地上,有一具小型的炮筒。有意思的是与这张照片在北洋网站同一页的另一张图(如下)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两种炮是一个型号。更令人
称奇的是在军博的蒙蒂尼机枪大图下有一具铜制炮筒的实物展出,凭感觉我断定它就是这张照片的原型。这具炮筒长0.95米,口径92毫米,炮筒内壁刻有膛线,属于早期的前装线膛炮。炮身上还刻着如下的铭文:
“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肃毅伯李督同三品衔江苏候补道刘佐禹三品顶带道衔马格里监造。”
本人对枪炮并不精通,所以对前装线膛炮的性能只能凭观察和有限的了解进行评论。这种炮存在的时间也不算长,大致可以看作是从滑膛时代到线膛时代的过渡产品。从我观察原炮看,使用起来应该是很不方便的,因为火炮内壁的膛线和炮身上的方块状凸起是一一对应的。炮弹制造时就在弹壳上有与膛线对应的凸起,装弹时先装入发射药,再将炮弹上的凸起对准炮口的膛线旋入炮膛,相对于技术上比较落后的前装滑膛炮,这种炮不仅在制造炮弹时要多出不少工序,而且装填起来也困难,大大拖累了射速。更何况这玩艺儿还有一个近乎致命的弱点—它的炮弹是旋入的,所以炮弹直径必须小于炮管的内径,所以在炮弹和火炮内壁之间一定有空隙。可不能小看这点空隙,为着它,火炮的膛压、射程和精度都要大打折扣。再看看一旁的那挺机枪,不禁意识到恐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一开始呈丑小鸭状,甚至比起旧事物来还更糟糕些,其后一代一代,不断改进,终成正果……也像那挺不完善的手动机枪一样,这种火炮装备部队没多久就被更先进的后装线膛炮淘汰了,所以在军博能见到原物,真是叫人喜出望外。至于说这种炮的炮弹那更是一影难求,更不要说原物了。仔细观察那张老照片,可以看到在机枪架的一侧、炮筒的左侧有两枚炮弹,再仔细观察下可以发现弹壳上有明显的方形凸起。因为我数了一下原炮有六条膛线,仔细观察照片上的炮弹可以看到正面有上下两排、每排三个的凸起,应该与火炮的膛线是吻合的。20年来头一次见到这么难得的炮,忍不住又要激动一番。
照片最左边是一具火箭发射架,架上有一枚火箭,地上放着另一枚。要说清末中国军队装备和使用火箭的状况,实在是一个谜,因为找不到相关的记载。手头有一本罗尔纲《晚清兵制》的第六卷《兵工厂志》,其中关于金陵制造局的章节语焉不详地提到一句“同治九年六月,在通济门外神木庵旧基建造火箭分局”,证明当时该局的确在成批生产火箭兵器。图书馆找到的《中国近代兵器工业档案史料》曾提到“(金陵制造局)洋式火箭一千枝”等字眼,说明这种火箭的技术来自外国;还有提到“新式熟铁三脚火箭架”,似乎与照片中发射架的样式颇为吻合。但是查遍手边可以搞到的所有资料,就是找不到这种火箭的任何性能数据。不过有一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从图片上看,这种火箭是没有尾翼的,显然与现代火箭通过尾翼来保持飞行过程中稳定的设计是截然不同的;而比起古代火箭拖着长长的尾杆来,这种火箭似乎也有差别。
记得过去看过一张火箭的示意图(具体出处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应该是美国的某种资料吧),提到过一种结构十分奇特的火箭。这种火箭就是没有尾翼的,是在尾部带有3个不对称的喷口,构成一个奇怪的S形。发射时从S形喷口喷出的火药形成一定侧向推力,使火箭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围绕对称轴旋转,并在弹道上保持稳定—就像一颗子弹。虽然我无法确定图中的火箭就是过去看到的这一种,但大概可以提供一种假设,等待高人来解答吧。
三种武器到这里就说完了。不知这张照片的摄影者在那个瞬间,有没有意识到他留下大这大概是中国近代兵器史上最经典的镜头之一:三种神秘而没有使用过多少次的武器,如划过天际的流星,在历史中匆匆留下这样一个影子,然后就湮没在那一条长河中,等待有一天被我们后人发现……
(资料来源:本文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秘书组提供,本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