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本文根据国防大学马骏博士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二战人物》的讲稿整理而成。
煌煌大业与他的名字不可分割
曾几何时,对斯大林二战期间的表现有着迥异不同的评价。赫鲁晓夫在《秘密报告》中把斯大林描绘成一个惊惶失措的人,把自己关在密不透风的屋内,很长时间才打起精神处理军政要务……另一些历史学家则批评斯大林对军队的大清洗严重地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指责斯大林对希特勒的入侵判断滞后……然而,人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红场阅兵式上那个坚毅沉着地发表演说的斯大林,那个在大国首脑会议上谈笑风生、从容驾驭世界风云的斯大林……
与其同时代的美国外交官这样描写斯大林———
他气定神闲,完全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他并不隐瞒苏联在武器生产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希望盟军能够迅速支援坦克、反坦克武器和飞机。更令我们吃惊的是,他开始列举苏联最需要的原料、仪表,就是为了使工厂能在1942年顺利开工。
他建议代表团去军医院看看,与受伤的指战员交谈……他知识丰富、能够迅速介入细节问题;头脑灵活,对人的心理揣摩得很透。我认为,他比罗斯福知道得更多,比丘吉尔更为现实。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最优秀的军事统帅。
二战时期,苏联红军创造了现代人类战争史上的煌煌功业。这一伟大功勋,和作为苏维埃党、国家和军队最高领导人的斯大林的名字是密不可分的。
苏德之间的“露水姻缘”之谜
斯大林一生曾被捕7次,流放6次,从流放地逃回5次。而每次逃生,都进一步坚定了他的意志与信心。这种个性深刻影响了斯大林的政治生涯,其中包括他的对外政策。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全世界一片愕然。
20世纪30年代,面对纳粹德国势力的崛起,英国与法国都感到了危险,但是却不愿意与之争锋。于是,他们推出了“绥靖政策”,企图将希特勒这股祸水引到东方,让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这两个他们眼中的“恶魔”先搏杀一场,直到两败俱伤,他们好坐收渔人之利。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3月22日立陶宛港口默麦尔被德国吞并。3月27日佛朗哥加入德意日***协定,并于3月28日夺取政权。3月底,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直接向波兰提出必须解决但泽问题。4月7日墨索里尼开始兼并阿尔巴尼亚。
斯大林意识到自己的国家要想生存,必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夹缝中寻找生存的空间,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他曾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即便是露水夫妻,也比光棍一人强。
于是,从1939年春天开始,苏联和西方国家进行了谈判,可是谈判并不顺利。
这种状况在5月30日结束了。在做好了进攻波兰的准备后,里宾特洛甫向希特勒建议与苏联签订一项协议,以使德国进攻波兰的战争顺利进行。希特勒同意了这个建议。
西方为了挽救与苏联之间漫长而又毫无结果的谈判,决定派军事代表团去苏联,签署一项真正的军事协定。谈判于8月12日开始,但依然毫无结果。这时希特勒开始失去耐心。8月14日,里宾特洛甫电令驻苏大使,必须使苏联同意他去莫斯科缔结一项真正的政治协定。
这时,斯大林已意识到与英国、法国的谈判不会有结果了,于是,他改变了过去不与德国进行实质性谈判的立场,决定接触希特勒这个凶猛的“野兽”。他知道,应该让希特勒感觉到:与英国、法国相比,苏联对于德国是安全的。这样,就可以把英国与法国要引向苏联的这股祸水,按照反方向引向英法。战争先在西欧打响,可以为苏联争取准备战争的时间。
8月23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亲自出席了签字仪式。这个条约还附有一个秘密议定书(苏联从来没有公布过其文本),就是将来根据势力范围瓜分东欧的协议。9月17日,当波兰军民抗击德军入侵时,苏联出兵占领了波兰的东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给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带来了极大的混乱。然而,斯大林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采取“哪怕是做露水夫妻”的外交政策,是无可过多指责的。
震慑法西斯的红场大阅兵
1941年9月末,希特勒发动了“台风”作战,一百多万大军向莫斯科气势汹汹逼来。莫斯科开始面临自1812年拿破仑侵俄以来没有过的最严重威胁。
斯大林做了最坏的打算。他把列宁的遗体、外交使团、重要的科技人员和其他一切应该疏散的人员向后方撤离,而他自己却坚守在莫斯科城内。希特勒声称要在苏联国庆日那天到红场检阅他的胜利之军;而斯大林则决定在红场检阅自己的抗敌军队!
在战争年代举行大阅兵,并且参加阅兵的部队直接开上战场,这不仅在苏联历史上,在世界阅兵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斯大林召集会议,就是否举行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及阅兵式进行商议。会场没有人说话,大家感觉这样太危险了。斯大林扫了一眼满屋的元帅和将军,最后把目光落在朱可夫身上。“朱可夫同志,如果我们在今年的十月革命节,除了开庆祝大会外,还想在莫斯科举行阅兵式,你认为怎么样?前线的形势允许我们搞这些活动吗?”
朱可夫坚定地回答:“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据我们的观察,敌人正在全线构筑防御阵地,并且由于在前一阶段的作战中兵力损失较大,因此,目前正处于调整补充兵力的阶段。可以说,敌人在最近几天内不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斯大林急切地问:“那么敌人空袭呢?如果敌人空袭怎么办?”
朱可夫没有任何犹豫地回答:“加强对空防御,增加高射炮的密度。同时还需要把歼击航空兵从友邻方面军调到莫斯科来,阻止敌机窜入莫斯科上空。”
11月7日清晨,乱云低垂,雪花飘舞。8时整,斯大林与政府高级官员登上了列宁墓。这时,塔楼大门打开了,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苏军元帅布琼尼骑着高头大马,在卫队护卫下,走出教堂塔楼大门。这位传奇般的骑兵元帅是这次阅兵的总指挥。
布琼尼开始骑马检阅,并向检阅部队问候。庄严肃立的指战员们个个精神饱满,英姿挺拔,纷飞的雪花落在他们的身上,凛冽的寒风扑打在他们脸上,他们依然纹丝不动。只有在检阅官向他们问候时,他们才不约而同地喊道:“为苏联服务!”
检阅完毕。斯大林从衣袋中拿出一份讲稿,向所有参加检阅的人发表阅兵演说:
同志们!今天我们是在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红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做是能够消灭德国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做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远处炮声隆隆,苏联的巡逻机从头上飞过。斯大林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官兵。苏军官兵走过红场,接受最高统帅检阅后,直接开赴前线,去迎接更加艰苦、更加残酷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