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9月,我国政府派遣以聂荣臻元帅为首的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苏联决定援助中国三个型号的导弹,并同意帮助中国仿制它们。
为履行聂老总率领的代表团在1957年与苏联达成的协议,1958年苏联先派一批专家来华帮助中国选择仿制工厂。五院的一、二分院都组成中方代表团陪同苏方专家到全国各地选仿制厂址。二分院以钱文极副院长为首组成陪同代表团。我也从教导大队被抽调出来参加这个代表团。那时正值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助我国建成了156项工程。这次苏联专家就是从这些已建的工厂中选定仿制“1059”的工厂。于是五院派技术人员到这些工厂去参加仿制工作。
苏联派一批专家帮助我们仿制“1059 ,同时也送来有关的设计图纸和资料。派来的苏联专家大多数是在工厂搞工艺的,对设计工作了解不多。当时五院要求我们每个主管设计师都跟着一个苏联专家学习,尽量向他们学习如何设计导弹,但效果不大。与我对口的专家叫帕利雅可夫,他为人很好,但可能是搞工艺的,也可能是口风很严,向他问不出多少设计经验。负责控制系统的专家组长对我们很不友好,他严密地控制他的组员,不许他们多说。最初苏联专家还是真心实意地帮助我们,也下到工厂指导仿制工作。但到1959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赫鲁晓夫不想让中国掌握导弹技术。起初是在”1059“仿制中处处设卡。如当我国想发射苏制”1059“考核试验靶场时,他们却说我国生产的液氧不合格,一定要求使用西伯利亚生产的液氧。液氧在-183℃就会变成气态氧,从那么远的地方运来,运输过程中液氧就会蒸发得所剩无几了,明显是在有意制造障碍。
接着在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他们撤走得特别突然,一些关键设备只供货一半就停止供应,有些未到的图纸资料也不给了,等于是对我国航天事业釜底抽薪。在那种情况下,当时有人存在着一种看法,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就干不下去了,只好收摊不干。但是,党中央指示我们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把导弹打上天。
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再困难也要干下去。苏联专家撤离后,经我国专家梁守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的液氧完全合格,可以使用,并用它在靶场成功地发射了苏制”1059“。
仿制工作是极其艰苦的,没有材料和电子零件就自己研制,我们认真地解决了超差代料问题,也就是用国产的材料和元器件取代了苏联不继续供应的材料和元器件。终于,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把射程600公里的地地导弹(”1059“)仿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