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人提出,蔡锷将军的名字是萼而不是锷。其理由可以归纳为两点:第一,今存蔡锷将军的手书对联“誓师伏波庙,倚马剑门山”一幅,署名“蔡萼”,钤印章二方上刻“蔡萼之印”和“松坡”。第二,“世俗误萼为锷,从金不从草,其实不然,萼之兄名蔚,亦从草也。犹黄绍□,世俗写成‘雄’,韩复榘,每写成‘渠’”(宋大仁:《蔡萼将军手书》,《人民日报》一九八一年十月十三日。)这两点理由,不无道理,但要把人们所熟习的蔡锷改名为蔡萼,却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首先要说明的是,蔡锷原来的名并不是锷,也不是萼,而是艮寅,字松坡。他什么时候改名锷呢?据记载是一九○○年。这一年,蔡锷十八岁,跟随唐才常等人来到武汉,准备在武汉发动由唐才常领导的自立军的反清武装起义。但事泄,起义失败,唐才常等二十余人遇难。蔡锷年轻,未直接参与其事,得以幸免。但这件事给他以深刻的教育,为了表示自己投笔从戎的决心,遂将艮寅改名为锷。《蔡松坡先生年谱》说,一九○○年唐才常起义失败后,蔡锷返日本横滨,乃“改今名(原名艮寅)”(刘达武:《蔡松坡先生年谱》,《蔡松坡先生遗集》集首第3页。)。《蔡公松坡年谱》也说,蔡锷于一九○○年“始改艮寅名为锷”(李文汉:《蔡公松坡年谱》卷上,一九四三年云南省嵩明县教育科石印处印。)。这就是说锷并非原名,是蔡锷自己*后所取的名字,不存在与其兄弟的名字都一样从草或从金的问题。
其次,所谓“萼之兄名蔚,亦从草也”,似更缺乏根据。因为,据现有材料所知,蔡锷居长,无长兄可言。《蔡松坡先生年谱》说:“公讳锷,字松坡,湖南邵阳人,父正陵,母王夫人,均有孝德,生子三,公其长也。”《蔡公松坡年谱》更说,蔡锷“父讳政,字正陵,母王氏,公居长,有弟二,钟、□,姊荣娥适谢,妹荣桂适黄,均业农。”这两种记载都说,蔡锷在三兄弟中居长,因此说蔡锷之兄名蔚,不知根据什么。蔡锷之弟,一名钟,一名□,恰巧从金而不从草。可能的是,蔡钟和蔡□皆非原名,而后来所改,受蔡锷的影响而改。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蔡锷的名字还可以从官印和手迹中得到印证。辛亥时,蔡锷为云南军都督;护国时,蔡锷又为云南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在云南留下了大量的公文和印鉴。这些公文和印鉴还有相当一部分保留在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档案馆,这些公文和印鉴上的蔡锷之名,皆从金而不从草。例如,云南省图书馆保存的一份辛亥云南军都督府“政务会议记录”手稿本,上面有多处盖有“蔡锷之章”的印鉴,锷字皆从金而不从草(《政务会议记录》手稿本原件存云南省图书馆,整理后的稿本刊于《云南辛亥革命资料》第37—49页,云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八月版。)。蔡锷著名的手稿本《松坡军中遗墨》中,自己写到自己的名字时,也用锷,而未用萼,如“锷锋镝余生,无意问世”(蔡锷《致北京各部院及各省青电》(一九一六年六月九日),《松坡军中遗墨》,整理稿刊于《近代史资料》一九六三年第四期。)等。蔡锷同时代的人,包括他的师友、同事和秘书在内,在提到蔡锷的名字时,皆用锷,而从未见使用“萼”字的。
从上述可知,蔡锷之名为锷,是正确无误的,所谓“世俗误萼为锷”是缺乏根据的。当然,我们并不排斥,蔡锷在非正式的场合,署名为“萼”的可能。但是到目前为止,只看到一幅对联的署名,还缺少更多的旁证。凭一条孤证,就给某一问题作出结论,那是不够的。(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