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35C战斗机是美国空军未来的主力舰载机。
为美军解禁“猛禽”出口造势
这篇耸人听闻的“2018中美南海空战”文章,与其说是制造“中国空军威胁论”,倒不如说是作者卡洛·库普或者很多西方国家军人用来阻止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继续采购F-35C的“战斗檄文”。据悉,澳空军已意识到自己要采购的100余架F-35C无法在未来可能面临的高强度冲突中生存。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比较重视反隐身技术的发展,西方新一代战机的生存不仅取决于隐身能力,还要包括速度、高度、通过高偏转速率机动来规避各种导弹、利用隐身与电子战装备干扰地空导弹能力等。该文作者卡洛·库普重点指出:遗憾的是,对于未来10年列装美国及其盟友的F-35系列战机来说,由于缺乏类似F/A-22“猛禽”战机那样的高空渗透与超声速巡航能力,它们只能完全依赖其隐身性能与电子对抗装置实现自保,这在战场上是远远不够的。
如F-35C之类的战斗机引以为豪的隐身能力一旦失效,仅仅以马赫数1.5空速飞行的F-35根本无法与以马赫数2.25空速飞行的苏-35在近距离作战。而且,俄罗斯正积极开发波长为24~30厘米的L波段大功率雷达,能发现并跟踪锁定130千米范围内0.01平方米的目标。再加上俄大力建设“网络中心战”性质的一整套C4ISR情报作战与指挥管制系统,美国及其盟友即将列装的大批F-35战机隐身性将大打折扣。
西方国家要想完全压制这种威胁,只有依靠更加先进的F/A-22“猛禽”战机来实现,但是,这种名噪一时的四代战机,却因为美国的明令禁止出口法案和保密等因素,已经被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下令在生产了187架后正式停产。由于F/A-22“猛禽”出色的隐身性能和综合作战能力,其相比绝大多数国家现役的三代战机和三代半战机,具有压倒性的战术优势。但是因为现在很多国家均普遍装备了三代或三代半战机,要想在空战中具有绝对性的制胜把握,除非采购到领先一代的F/A-22才能做到,但是美国却坚决不卖,这令很多指望美国武器过日子的国家感到不快,也似乎失去了获胜的勇气。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以色列、加拿大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就属此列。
因此,很多国家的所谓“智库”人士,就非常有代表性的“制造出”各类危言耸听的“危险”报告,来制造政治军事紧张空气,以求达成一己之私的“目标”。其实,凡是制造这类“新闻”的国家,大多都是在政治制度或者在战略领域与周边国家存在严重竞争,他们不失时机地抛出这类臆想的“战争”,既给本国人民或者决策者施压以求对外采购到先进的武器装备,更是要美国决策者看到,只有允许出售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给这些国家,才能够保证这些盟友的国家安全。其实这些国家不是不知道,即使美国国会能够批准F/A-22的出口,美国也会在出口版本中做手脚,很多国家最终得到的也只是简化版本的F/A-22,其作战能力与美国自己使用的版本也会相差较远。但是很多国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对中国和俄罗斯空军的快速现代化,有必要促使美国解除其对F/A-22限制产量的决定,并重新审视向亲密盟国出售F/A-22的可能性。
正如军事分析家指出的那样,西方智库为了推销自己,开始效仿小说家的思维套路,将过去依靠调查报告、论文、数据以及图表来表达的防务观点,改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进行推介,这中间少了逻辑缜密的主要数据模型演算和兵棋推演,却多了真实的国际斗争场景以及近乎实战的故事情节,无形中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使之更容易被公众乃至军方接受。但是,令我们关注的是,正是这些所谓的主观性报告,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后来都成为美国军火商推销其先进武器装备的“软性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