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岛链封锁是历史必然
上世纪中叶,冷战的序幕刚刚拉开,美国就提出把中国围堵在“岛链”中的战略构想。美国环球战略网曾报道,因为岛链的限制,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远洋训练年均只有3.4次,活动最频繁的2009年也不过12次,远比不上美军一年上百次的训练强度。
这一对比充分说明了中国海军的不足。尽管从目前来看,中国海军已开始了一定程度的远洋活动,但许多军事专家认为,中国海军眼下仍是一支近海防御型海军。这主要体现在其关注的重点区域目前仍然限定在近海范围内,例如台湾海峡、东海大陆架、南海海域等,训练活动也大多在这一范围内展开。另外,由于没有航母这个浮动机场,中国海军仍然需要依靠岸基航空兵提供掩护,难以在远洋独立遂行高强度作战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海军建军60周年大阅兵期间,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曾经谈到,海军现代化建设与综合作战能力要再上新高,远洋训练成常态化趋势。围绕打赢目标,人民海军加大了训练改革的步伐和力度,积极推进军事训练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人民海军各兵种逐步向远海训练过渡,海军五大兵种每年都多次组织部队到远海大洋练兵,上千艘(架)次舰机在太平洋海域进行多科目合成训练。
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世界能源的需求也大幅上升。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60%的石油需要进口,海外贸易运输则主要依赖海运,海洋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全力开展远航训练,发展远洋海军,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海军的不二选择。
可喜的是,随着国防实力的飞跃,中国海军已经走上了质量建军的道路,大批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舰艇、辅助船和作战飞机,近年来纷纷加入人民海军的行列。可以预料,随着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海军进行远航训练的舰艇数量和次数,还会持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