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鞍(资料图片)
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着一套金马鞍,在全国和全世界都极为罕见,可谓价值连城。金马鞍曾漂洋过海,到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向世人展示草原鞍马文化。
洪水冲开墓葬
1988年秋天,秋雨不断,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宝格道和苏木乌兰沟的一场秋雨引发了山洪,一座千年古墓出现在人们面前,金器和墓葬随葬品也随之出土。正在附近放牧的牧民达木林最先看到了这批金器文物,文物里有整套金马鞍、高足金杯、金手镯、金耳坠、铜镜。
达木林看看这些文物,无法判断其价值,但感到非同小可,便向镶黄旗人民政府报告了情况,并将所捡到的这批金器文物如数上交政府。山洪冲开墓葬的消息传开后,周边几个农区的农民成群结队到乌兰沟寻宝。面对此种情况,镶黄旗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驱散盗宝的农民,并派出公安干警日夜守护在乌兰沟里,向锡林郭勒盟文物主管部门报告了情况。
贵族少女随葬品
正在锡林郭勒盟征集文物的时任内蒙古博物馆馆长苏俊等人得知这个情况后,连夜赶到镶黄旗。在现场勘察后发现,乌兰沟古墓葬距离正蓝旗元上都遗址100多公里,位于阴山之北、锡林郭勒草原南端。专家们在现场看到,这座墓葬没有封土,木棺距离地面2米,随葬的瓷器、丝织品、尸骨等散落在沟里面。
专家们查找后,将这具尸骨完整地拼接起来。后经吉林大学考古系教授朱泓鉴定,墓主人为年青女性,年龄在17至19岁之间,为东亚蒙古人种。
专家们在现场还有个重要发现,在随葬品中找到了蒙古汗国时期妇女戴的姑姑冠碎片,这为判断墓主人身份和断代提供了有力证据。从这里判断出,墓主人为蒙古汗国时期守护阴山北疆的汪古部的贵族少女,而金马鞍是这位少女的随葬品。
国家一级文物
金马鞍及高足金杯经过国家文物鉴定组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金马鞍主体图案为卧鹿纹,这和墓主人性别吻合,体现出墓主人身份和地位。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金马鞍鞍体外面包镶黄金饰片,边缘有钉孔,有些钉孔内有银钉残片。鞍前桥主体图案为卧鹿纹,在八曲海棠形开光内有一只神态安详的卧鹿,卧鹿前后装饰花草纹,海棠形开光外为牡丹纹。前鞍桥的主体纹饰为牡丹纹,后鞍桥和后鞍翅主体图案为卷草纹。这套包金马鞍继承了北方草原民族的传统手艺,出土时比较完整。
(感谢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