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驻天津杨村歼10战机进行飞行演示
东方网4月26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22日报道,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副总裁甘浩森(RoyKamphausen)指出,前苏联解体后中国对其军队的投入重点从陆军转向海空军,加速了后两者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但中国在海外基地和空中加油方面的投入很少,限制了中国远程投射空中力量的能力。
报道称,中国计划在本世纪中期完成军事现代化。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中国正缩小其陆军规模——中国陆军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同时加速空军和海军的发展。这将使中国可向其领土范围之外的地方投射军力。为了显示解放军现代化过程中的透明度,中国天津杨村空军基地举办开放日活动,大批外国驻华武官和媒体人士应邀参加。
解放军歼击航空兵第24师飞行员驾驶战机进行了飞行表演。参加此次飞行表演的战机为歼-10战机,为中国建造的多任务战机,其性能与美国F-16战机大体相当。第24师指挥官严峰已有超过600小时的歼敌-10飞行时间。
中国计划出口该机型。严峰在提及该型战机时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我认为歼-10战机的用户界面很好。它机动性强,航程远,武器和火控系统也不错。不像我们的老战机,它可以轻而易举的拉低高度。除非有重大错误,否则战机不会轻易失控”。
报道称,长达二十年的双位数字军费增长使中国空军和海军受益匪浅。因为与陆军相比,装备空军和海军所需付出代价更高,所以空海两军已在国防预算中占据了前所未有的份额。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说:“我们想打造一支更依靠技术而非人力的精简部队,这是很自然的。”
改变军事优先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强调空中和海上力量是一种历史趋势。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国的注意力已从保卫领土转移至保卫海岸线。
美国国家亚洲研究局政治及安全事务副总裁兼华府办公室主任罗伊·D·甘浩森指出,苏联的解体加速了这一进程。他解释说,中国面对的来自北部和西部的传统威胁随苏联解体消失。这正好迎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更外向型的国家政策,因此需要全方位发展海上力量。
要打造空军和海军,中国就需要全面精简军力。解放军总参谋部退役军官、中国军控裁军协会理事徐光裕指出,要构建现代化军队,军人人均军费开支需从目前的3万美元提高至10万美元,美国这一数字为40万美元。
他说:“假设我国国防开支以每年8%的速度递增,并把全军军力从230万减少至150万,那么到2019年的时候,我们的军人人均军费开支就能够达到10万美元。”
他指出,中国总军费仅次于美国。但人均军费开支却很低。这种情况类似于政府所说的“尽管中国整体经济位居世界第三,但人均值却很低。